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課時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 點 聚 焦,考點 1 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思想,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考點 2 史學,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歷史感悟】司馬遷著《史記》、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體現(xiàn)了他們自強不息、敢于直言和務實求真的治史態(tài)度。,考點 3 科學技術

2、,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四大發(fā)明,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古代科技著作 (1)北朝: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北魏:酈道元著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3)

3、明朝: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徐光啟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歷史感悟】從科學家身上,我們學到了他們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精神;不畏艱難險阻、獻身科學的精神;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注重實踐,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良作風;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善于吸收

4、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等。 3.古代醫(yī)學 (1)扁鵲: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名醫(yī),他總結的望、聞、問、切四診法,成為中醫(yī)的傳統(tǒng)診斷法。,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華佗(“神醫(yī)”):發(fā)明麻醉藥劑“麻沸散”、創(chuàng)制醫(yī)學體操“五禽戲”。 (3)張仲景(“醫(y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4)李時珍:他的著作《本草綱目》,是一部總結性的藥物學巨

5、著,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的插圖,成為世界醫(yī)藥學的重要文獻。,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4.數學 (1)《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是一部數學名著。這部書總結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涉及現(xiàn)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2)祖沖之:南朝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7位數字

6、,也就是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祖沖之還著有《綴術》一書。,考點 4 文學,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技巧點撥】表格歸納法:唐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考點 5 藝術,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書法 (1)

7、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 (2)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3)東晉的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4)唐朝的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顏氏家廟碑》;柳公權,創(chuàng)“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5)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人稱“宋四家”

8、。 (6)元朝趙孟的書法勁秀雄健,功力深厚。 (7)明朝董其昌的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特別提示】顏骨趙姿:顏骨,指顏真卿書法的風格;趙姿,指趙孟書法的風格。,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2.繪畫 (1)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藝術有很大發(fā)展,著名畫家很多,以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2)唐朝的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代表

9、作有《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吳道子被后世稱為“畫圣”,名作是《送子天王圖》。,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3)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4)元朝的趙孟,當時人稱頌他的畫屬于“神品”。 (5)明朝徐渭擅用潑墨,他的畫揮灑自如,氣勢磅礴。 (6)清朝有“揚州八怪”,

10、進一步發(fā)展徐渭的筆墨縱橫手法。 【誤區(qū)點撥】“揚州八怪”是指活動于江蘇揚州地區(qū)的八位畫家,不是指出生于揚州的八位畫家。,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3.石窟藝術 (1)北朝時期開鑿的著名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2)隋唐時期石窟藝術有了很大發(fā)展,著名的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那里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莫

11、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4.樂舞 (1)春秋戰(zhàn)國:盛行“鐘鼓之樂”反映了我國古代音樂發(fā)展的較高水平。湖北隨州出土了大量的鐘鼓樂器,其中以整套編鐘最為珍貴。 (2)隋唐:隋唐時期的音樂和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tǒng)樂舞,再加以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出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yōu)美和諧、鏗鏘熱烈的盛世特色。如《秦王破陣樂》和《霓裳羽衣曲》。,考點 6 

12、戲劇,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 7 雕塑、建筑成就,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 2.戰(zhàn)國: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13、,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3.秦朝 (1)秦始皇陵兵馬俑: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是轟動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它形象地展現(xiàn)了兩千多年前秦軍橫掃六國的磅礴氣勢,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2)秦長城: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秦始皇讓蒙恬負責,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chuàng)性的象征。 4.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

14、窟。,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5.隋唐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修造的_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 (3)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

15、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6.明清 (1)北京城,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明長城,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特別提示】秦長城和明長城的修筑都是為了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其不同之處是秦長城是用土夯成的,而明長城東部險要的地段是用條石和青磚砌成的,另外明長城的位置比秦長城靠南。,考點 8 宗教,考點聚焦,能力拓展,

16、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東漢明帝時修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2.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在民間興起,尊老子為教主。 3.歷史意義:兩種宗教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考點 9 文字演變,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特別提示】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種比較成熟的

17、文字)。,考點 8 天文歷法,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 夏朝:相傳已經有歷法,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 2. 商朝:有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歷法逐漸完備。 3. 戰(zhàn)國:測定出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以便安排農業(yè)生產,這是歷法上的重大成就。 4. 北宋:沈括創(chuàng)制“十二氣歷”。 5. 元朝:郭守敬主持編寫《授時歷》。,能 力 拓 展,1.孔子“仁”的學說的主要內容

18、是什么?對于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何啟示? (1)主要內容: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學說??鬃拥摹叭省卑磺忻赖?,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張“愛人”,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為政以德”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領域的具體表現(xiàn)。,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啟示:我們應樹立以人為

19、本,關愛百姓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儒家思想,培養(yǎng)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認同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民族自豪感。 2.百家爭鳴出現(xiàn)的原因及與各派主張的比較 (1)原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其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力發(fā)展,社會發(fā)生急劇變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

20、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2)各派主張的比較:①儒家和墨家都主張反對戰(zhàn)爭,但他們的立足點是對立的,儒家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上,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的;墨家符合人民的利益。②儒家與法家:儒家提倡“仁政”,法家提倡“法治”,都是為統(tǒng)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在方式上是獨立的。③墨家與道家:兩家都比較注重被統(tǒng)治階級,兩家都旨在重民,但在治理的方法上有積極和消極之分。,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3

21、.為什么佛教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的積極提倡和扶持?佛教對我國有什么影響? (1)原因:因為佛教號召人們忍受現(xiàn)世的一切苦難,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謂來世的幸福,從而起到麻痹人民意識的作用,因此封建統(tǒng)治者積極提倡和支持佛教。 (2)影響: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政治上,統(tǒng)治階級利用其作為工具來麻痹、統(tǒng)治人民。經濟上,佛寺經濟逐漸發(fā)展起來。文化上,同佛教有關的建筑、雕刻、繪畫、文學興盛起來,反對佛教

22、的唯物主義思想也得到發(fā)展。外交上,佛教的傳入與外傳,加強了中外的文化交流。,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4.宋元時期科技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1)宋元經濟在“隋唐盛世”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的高度發(fā)展是科技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前提,為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 (2)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加強中央集權,使中原和南方出現(xiàn)相對安定的局面。 (3)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

23、并立,民族融合加強,各民族各地區(qū)間經濟文化交流增多,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4)對外交往有了重大發(fā)展,一方面我國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國吸收外來文化,豐富了本民族文化等。從世界范圍來看,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在當時處于領先地位。,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實物圖片型材料題 例 讀圖,回答問題。,方 法

24、示 例,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請分別寫出兩幅圖的名稱、作者及他們的生存年代。 (2)這兩部作品在中國文化史上有何地位? (3)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你還學習了哪幾位文化名人?請至少列舉出兩位來,并分別說出他們的成就。,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力拓展,方法示例,第5課時┃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考點聚焦,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