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統計比率與指數,,概念,相對指標(statistical ratio)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對比的比值,反映事物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1)反映總體內在的結構特征,(3)反映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和趨勢。,(2)用于不同對象的比較評價;,,作用,,種類,計劃完成相對數,結構相對數,比例相對數,比較相對數,強度相對數,動態(tài)相對數,,,六種相對數指標的比較,,,,,不同時期比 較,動 態(tài)相對數,強 度相對數,不同
2、現象比較,,,,不同總體比較,比 較相對數,同一總體中,,,,部分與部分比 較,部分與總體比 較,實際與計劃比 較,比 例相對數,結 構相對數,計劃完成相對數,同一時期比較,同類現象比較,,應用原則,(1)正確選擇對比的基數;(2)必須注意統計的可比性;(3)相對指標要與總量指標相結合。 ,概 念 總指數的編制指數的因素分析
3、指數的應用 案 例,指數,,,,指數(Index Number)是研究現象差異或變動的重要統計方法。它起源于18世紀歐洲關于物價波動的研究。至今,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一些重要的指數已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主要內容,,,,概念,概念,廣義指數:,狹義指數:,反映現象數量差異或變動程度的相對數。,例如,動態(tài)相對數,比較相對數、計劃完成程度 相對數。,,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復雜現象
4、綜合變動程 度的相對數。,例如,零售物價指數,消費價格指數、股價指數。,反映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綜合變動;測定現象總變動中各個因素的影響;對多指標復雜現象綜合測評。,作用:,按對象的范圍分,按指標的性質分,按采用的基期分,,個體指數,組指數,總指數,種類:,,數量指標指數,質量指標指數,定基指數,環(huán)比指數,,總指數的編制,一、綜合指數,,,概念:,綜合指數是總指數的基本形式。它是通過引入一個同度量因素將不能相加的變量轉化為可相
5、加的總量指標,而后對比所得到的相對數。,綜合指數,指數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指數化因素×同度量因素,總量指標,總量指標,,=,=,,,,,,,,所要研究其變動程度的兩個時期的某一經濟變量,引入一個同一時期的經濟量,起到媒介或權數的作用,,,,,,綜合指數平均數指數,,綜合指數的編制,1、數量指標的綜合指數(例:銷售量指數),,,,報告期和基期的銷售 量,為指數化因素,基期價格作為同度量因素,基期實際銷售額,以基期
6、價格計算的報告期銷售額,,,,,,該指數說明多種商品銷售量的綜合變動程度。,,分子、分母之差:,說明由產量變動帶來的銷售額的增(減)量,2、質量指標的綜合指數(例:價格指數),報告期和基期的價格,為指數化因素,報告期銷售量作為同度量因素,報告期實際銷售額,以報告期銷售量計算的基期銷售額,,,,,,該指數說明多種商品價格的綜合變動程度。,,分子、分母之差:,說明由價格變動帶來的銷售額的增(減)量。,,,,3、其他形式的綜合指數公式,拉
7、氏公式:,派氏公式:,馬歇爾—艾奇沃斯公式:,費暄的“ 理想公式”:,固定價格的物量指數:,固定物量的價格指數:,,編制綜合指數的一般方法原則:,(1)同度量因素與指數化因素相乘后必須是有實際經濟意 義的總量指標;,(2)數量指標指數以質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質量指標指 數以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3)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時期必須以指數的經濟意義為依據。,二、平均數指數,是以總量指標為權數對個體指數
8、進行加權平均的總指數。,,概念:,,編制方法,1、加權算求平均數指數,通常用來計算數量指標指數(如銷售量指數),,銷售量個體指數,與銷售量個體指數相對應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重,,,2、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通常用來計算質量指標指數(如價格指數),,價格個體指數,與價格個體指數相對應的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重,,,銷售量指數,價格指數,比較:用哪種公式好?,,,,實際工作中,常采用相對固定的權數。,某個經濟發(fā)展較穩(wěn)定時期的產值或銷售額的
9、結構。,三種指數的比較,性質,資料,計算方法,差額分析,,綜合指數,平均數指數,狹義指數,廣義指數,全面資料,樣本資料,先綜合后對比,先對比后綜合,,分子、分母之差為總量差異有經濟意義,分子、分母之差,不形成實際總量,無經濟意義,,,,,,,總平均數指數,廣義指數,,分組資料,三種形式的總平均數對比自成體系,分子、分母之差為平均數差異,有意義,,指數的因素分析,一、總量指標指數的因素分析,1、方法:,這是利用綜
10、合指數的指數體系進行的因素分析。,構造有實際經濟意義的指標體系:,分析對象:S=A·B (因素指標),將指標體系轉換為指數體系:,分析某一因素變動影響時,將其他因素固定:,分析相對變動影響時,也分析絕對差額影響:,方法步驟,,(A1-A0) B0 ; (B1-B0) A1,A1 B0 A1B1,A0 B0 A1B0,______ ; _____,2、舉例,兩因素分析,,產 值=產 量
11、15;價 格,產值指數=產量指數×價格指數,,,,指數體系,,代入資料計算得到:,151.33%=126.67%×119.47%770=400+370 (萬元),,,注意 :(1)固定因素時期的選擇要滿足平衡的要求;,(2)因素的排序要使相鄰兩變量能分能合。,S= A · B · C ;,D · C,,或S= A · B · C,A ·
12、E,,,,原材料支出總額指數=產量指數×單耗指數×原材料單價指數,原材料支出總額 =產 量 ×單 耗×原材料單價,,,,,代入資料計算得到:108.53%=109.17%×88.37%×112.50%2420=2600-3600+3420(萬元),指數體系,,多因素分析,二、平均數指標指數的因素分析,1。特點:,總平均數指數是對總平均指標變動程度的測定
13、,(1)屬于廣義指數;,(2)以組平均數為基礎,突出結構因素;,(3)有三種形式。,,可變構成指數,固定構成指數,結構變動影響指數,,,,2、例:,某企業(yè)成本變動總指數,(1)可變構成指數(包含組平均數變動和結構變動雙重影響),某企業(yè)報告期和基期單位成本,報告期和基期各車間產量所占比重,,,,,,,,即雙重因素影響企業(yè)單位成本變動。,(2)固定構成指數(只反映各車間平均單位成本變動影響),,,各車間報告期、基期單位成本,,,代入資料計
14、算,代入資料計算,即由于各車間單位成本的平均變動帶來的企業(yè)總成本的增加。,(3)結構變動影響指數,,,,代入資料計算,報告期和基期各車間產量所占比重,,即由于企業(yè)產量結構變動帶來的企業(yè)平均單位成本的減少。,三個指數的關系:,可變構成指數=固定構成指數×結構變動影響指數,,勞動生產率變動的差額:,三、將綜合指數同平均數指數結合進行多因素分析?;旌闲鸵蛩胤治?,例 :某煤礦公司產量增長因素分析。,煤產量指數=勞動生產率指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用統計學第四章
- 統計學原理第四章
- 統計學第四章練習題
- 統計學原理第四章統計學綜合指標ppt課件
- 《應用統計學》第四章靜態(tài)分析指標
- 碩士衛(wèi)生統計學—第四章統計圖與統計表
- 統計學第四章課后題及答案解析
- 企業(yè)經濟統計學課件第四章
- 統計學第四章習題答案賈俊平
- 統計學第四章習題答案-賈俊平
- 第四章 統計推斷
- 第四章統計描述
- 統計第四章講稿5篇
- 第四章 財務比率分析
- 統計學a第8章-統計指數
- 經濟統計學教材編寫-作業(yè)題答案2014-第四章
- 長江大學統計學原理第四章第3節(jié)-標志變異指標
- [教育]浙江大學-概率與統計第四章
- 第四章分類資料的統計描述
- 第四章 統計綜合指標(補充例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