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思想文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講 宋代思想文化研究與評價,一、兩宋思想文化和科技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二、宋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四、宋學的代表人物及學術流派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六、宋代理學代表人物簡介,宋代文化,近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著述中特別喜歡用“天水一朝”借代宋朝。比如:“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兒馮道諸傳,貶斥勢利,尊崇氣節(jié),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孰謂空文于治

2、道學術無裨益耶?”“尚氣節(jié)而羞勢利,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标愐。骸顿浭Y炳南序》,宋代文化,“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天水一朝?!标愐 多噺V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金明館叢稿二編》)“宋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發(fā)展的指南, 我國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將走上'宋代學術之復興’,或'新宋

3、學’之建立的道路?!?宋代文化,長期致力于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說,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中國科學技術史》)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認為,宋代是“中國的第一次文藝復興”。(《中國社會史》)所以,“天水一朝”這個詞代表著一個經(jīng)濟科技高度發(fā)達、崇尚氣節(jié)、人文蔚起的時代。,為何對天水一朝倚重?,陳寅恪等史學大師為何對天水一朝如何倚重?宋朝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昌明,思想繁榮,遠超漢唐。宋代是中國古代經(jīng)濟、科學、技術飛

4、速發(fā)展、光輝燦爛的時代,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諸如天文學、數(shù)學、醫(yī)藥學、機械學、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造船技術等方面成果累累,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也發(fā)展到新的高度,涌現(xiàn)出眾多的科學家、發(fā)明家、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畫家和詩人。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就產(chǎn)生于這一時期。,宋代文化,宋朝是一個適合居住的時代,州橋夜市煎茶斗漿,相國寺內(nèi)品果博魚,金明池畔填詞吟詩,白礬樓頭宴飲聽琴,一座汴梁城中,處處皆顯“情調(diào)”。特別引人

5、注目的是,“弱宋”崇尚氣節(jié)。眾所周知,兩宋300余年,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其文治、武功略遜漢唐。但是,軍事上的弱宋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崇尚氣節(jié)的時代。,宋代文化,橫掃中亞、西亞、東歐的蒙古軍隊曾被阿拉伯人與西方人稱為“黃禍”、“上帝之鞭”,蒙古人征服中亞霸主西遼、蕩平花喇子模帝國都不過用了一年的時間,馴服斡羅斯聯(lián)盟,滅亡黑衣大食也照用了不足五年的時間。但是蒙古人征服南宋用了多少時間?用了近五十年的時間。宋蒙(元)戰(zhàn)爭從公

6、元1235年全面爆發(fā),至1279年厓山之戰(zhàn)宋室覆亡,延續(xù)近半個世紀,它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一場戰(zhàn)爭。,宋代文化,據(jù)史料記載,在抵抗蒙元的過程中,“舉家自殺盡忠臣,仰面青天哭斷云。聽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鐵州城。”蒙古兵攻取潭州時,湖南安撫使李芾及部屬沈忠、楊震、顏應焱等在城中矢盡、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戰(zhàn)斗到最后,為國殉葬。岳麓書院幾百個儒生子弟、理學門生也全部戰(zhàn)死殉國。不少長沙百姓在城破后,也自殺殉國?!?/p>

7、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纜林木者,累累相比。”,宋代文化,1279年,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厓山最后一戰(zhàn),宋全軍覆沒,丞相陸秀夫背負九歲幼帝投海,“后宮諸臣,從死者眾”,“尸浮海上者十萬余人”,最終給“天水一朝”劃上了壯烈的句號。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可以這樣抵抗到最后一人,十數(shù)萬軍隊戰(zhàn)死或蹈海殉國,這是世界歷史上未見的奇跡,其氣節(jié)驚天地,泣鬼神!,宋代文化,中華文明可謂世界文明史上最大的原創(chuàng)性文明,且獨立垂世,但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整體性

8、亡于蒙,文明發(fā)展的積累慘遭破壞。“尚氣節(jié)而羞勢利”,“天水一朝”于此終結(jié),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所謂“厓山之后,再無中國”者是也。,一、兩宋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主要原因,顧全芳《北宋科學文化發(fā)達的原因》《山西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1.北宋重視知識分子、發(fā)揮了知識分子的作用。(重文輕武,以文治國)2.北宋讀書之風盛行,教育事業(yè)發(fā)達。3.北宋設立科研機構(gòu)、獎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二、宋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1、社會文化素質(zhì)整體上較

9、前代為高; 2、知識受到尊重;知識分子宋代的右文政策:尊師重道,優(yōu)禮儒士 網(wǎng)羅人才,選拔俊彥 勤奮好學,刻苦讀書3、先秦儒家的積極淑世精神,得到發(fā)揚。,宋代流行“榜下捉婿”,70歲老進士也遭搶:有時年齡也是可以不考慮的。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他并未拒絕,而是作了一首絕句: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

10、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二、宋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4、學風丕變、儒家復興與新儒學即理學的產(chǎn)生:促進了理性主義思想的發(fā)展;促進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發(fā)展;發(fā)展了道德自律精神;為儒家的“內(nèi)圣外王”之學提供了哲理的基礎。5、商品經(jīng)濟空前發(fā)展,在文化領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6、文化重心在地域分布上發(fā)生南北轉(zhuǎn)移的變化。,二、宋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從第二個原因講,其事實確是如此。由于科舉制度日益發(fā)展、完善,兩宋讀書之風相

11、當盛行。其表現(xiàn)之一是讀書的場所學校與書院大力發(fā)展,隨處可見。宋代京師學校就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宗學、武學、律學、算學、書學、畫學、醫(yī)學等十余種。,二、宋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學校大多行三舍法,優(yōu)秀學生可以不通過科舉考試直接任官。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學生求學讀書。在地方州縣也有許多學校,規(guī)模一般也較大。另外,私人講學的書院也大量興起。許多老儒往往依據(jù)山林和城市、即閑曠以講授,少則幾十,多則數(shù)百。全國聞名的有石鼓、岳麓、白鹿洞、應天、嵩陽等書院

12、。(《通考》以前四者為四大書院,《玉?!穭t以后四者為四大書院。),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什么叫宋學、理學呢?宋學是在經(jīng)學、佛學、道教結(jié)合的基礎上孕育發(fā)展起來的。經(jīng)學是以儒學思想為主體的。宋學同樣也是以儒學思想為主要內(nèi)容的。宋儒通過自己的努力,奪取了釋、道兩家的思想武器,從釋、道兩家學到了儒家不擅長的抽象思辯能力和邏輯推理本領,甚至借用釋道兩家的命題和概念,終于創(chuàng)立了以儒為中心,揉合儒、佛、道三家為一的新儒學,這就是宋學。,三、有關宋

13、學與理學的評價,宋學的特點是探索義理和經(jīng)世至用,是萌芽于唐后期而興盛于北宋建國后的新儒學派。理學則是宋學衍生出的一個支派,二者不相等。理學:宋明儒家哲學思想。漢儒(古文經(jīng)學派)治經(jīng)側(cè)重于名物訓沽,宋儒則多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故有此稱。從北宋初“理學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至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一個較完備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道學、理學與宋學,宋代哲學的主流是儒家哲學的特殊形式,又可稱為道學。因理學家主要討論的內(nèi)容為義理、性

14、命之學,故稱為理學。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北宋時期的石介、胡瑗、孫復被稱為理學三先生,但實際的開創(chuàng)者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道學、理學與宋學,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與思想體系。邵雍是先天象數(shù)之學的創(chuàng)始人,并使之成為理學思想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張載則發(fā)展了氣一元論思想,為古代中國辯證法兩一學說的集成者。二程兄弟是理學的重要代表,他們?yōu)楸彼?/p>

15、的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道學、理學與宋學,宋代理學思想以理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又稱為天理,承認事物的變化。但認為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還闡述了天人關系等問題,堅持天人相與的命題。在認識論上比較重視精致的先驗論認識論,以格物致知為基本命題概念,講求窮理。南宋學者朱熹與陸九淵是理學的發(fā)展者。朱熹也是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學體系的完善與闡發(fā)上有特殊貢獻。,道學、理學與宋學,朱熹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承續(xù)了二程的思想,認為理是存在的基礎,物質(zhì)性的

16、氣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氣在后’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子語類》),理的最高境界為太極。但他又認為理無氣則不存,氣無理亦不能存,二者緊密相關。陸九淵為主觀唯心主義理學派別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多與朱熹對立,二人曾發(fā)生激烈的辯論。,道學、理學與宋學,陸九淵反對朱熹的讀書明理,觀察萬物以窮理的思想,認為這些均屬支離事業(yè),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題。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為核心,把格物致知的命題變?yōu)橐缀喒Ψ?,主張發(fā)明人之本心,反對著

17、述立說與博取群書。宋代理學的這兩派對后來影響較大,王陽明為明代理學代表,他基本上承續(xù)了陸九淵一派思想,對后代影響巨大。,氣本派、理本派和心本派,在中國哲學史研究中,關于宋代理學,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即研究者大都將其劃分為氣本派、理本派和心本派三個學術流派。應該指出,這種劃分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卻忽略了三派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其實,從宋代理學的學術追求和其發(fā)展歷程看,與其說以張載為首的氣本派、以程朱為首的理本派、以陸九淵為首的心本派是三個不

18、同的學術流派,毋寧說它們是宋代理學發(fā)展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更為合適。,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理學的概念與內(nèi)容:理學,亦稱道學,我認為稱宋學更合適。其主要原因是宋代哲學思想相當豐富,論理講性的理學,只是宋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一個時代的各稱來概括當時的哲學思想比用一個哲學范疇的名詞來概括復雜的哲學內(nèi)容要科學得多。,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原因之二是理學之“理”字并不能概括當時的思想特點,即使同一個人有論理之文,也有談吃、穿、用等各方面的文章。

19、甚至還有個別知識分子很少談到“理”、“性”等哲學問題。,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原因之三是理學并不是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談論理學的場所也并不是在京師或地方學校的講壇上,而是絕大部分在私人講學的書院里。同時,兩宋統(tǒng)治階級從未把理學家及其著作當作效法的典范,相反,朱熹末年還遭受“慶元黨禁”,其學說被斥為“偽學”,并不許私人收徒講學。北宋流行的是“正統(tǒng)論”思想,南宋提倡的科舉答案是“三經(jīng)新義”,討論的是“王霸義利之辯”、“道統(tǒng)說”等問

20、題。,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與漢學相比較,其內(nèi)容是偏重性命義理,有關類似的哲學命題有:命、性、心、情、才、志、意、仁義禮智信、忠信、忠恕、誠敬、道、理、太極、中和、皇極、中庸、禮樂、經(jīng)權、義利、息神、佛老、思想、一貫。不同于漢學偏重名物制度;其方法是緣詞生義,不同于漢學的章句訓沽;從指導思想看,漢學篤守家法,宋學是獨抒胸意。在內(nèi)容和學風上同以前的儒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故又稱為新儒學。,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宋代理學家的共同特點在

21、于運用經(jīng)學形式表達理學的基本思想觀點。依經(jīng)立論——順著經(jīng)書原有的學說思路作延伸性的思維(是中國封建蒙昧主義的集中表現(xiàn))。,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作用:原來對理學的評價,基本上是全面否定,認為理學是反動的意識形態(tài)。其論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一、理學產(chǎn)生于北宋,而從北宋開始,中國封建社會已經(jīng)衰落和腐朽,理學的作用就是維護腐朽的封建制度,給它注射強心劑。二、理學阻礙了生產(chǎn)力包括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三、理學束縛、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三、有

22、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尹協(xié)理:《重評理學》《晉陽學刊》1985年第3期;高令印《論朱熹理學》之大成》《晉陽學刊》1985 年第4期 商榷意見認為:“一、理學是維護發(fā)展的封建制度。根據(jù)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到北宋,不但沒有衰落與腐朽,而且恰恰相反,正處在成熟發(fā)展時期?!?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重大矛盾:一方面認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始于明代中葉以后,同時卻又說中國封建社會自北宋開始已衰落與腐朽。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著:《宋明理學史》上冊,

23、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宋明理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陳正夫、何植靖《朱熹評傳》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版。,論著,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年;《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

24、戰(zhàn)》,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論著,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張希清、黃寬重、田浩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劉述先:《宋明理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為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二、理學在客觀上是對生產(chǎn)力的一種保護,是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而絕不是阻礙其發(fā)展。論據(jù)是從北宋理學形成至明中葉資本主義萌芽發(fā)生,理學與生產(chǎn)關系

25、的狀況,與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基本上是適應的。宋代科技發(fā)展的事實等,反映了理學家對科技是關心的,在客觀上也具有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面。三、理學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增加了人們認識自然界和社會的理論武器,而不是束縛和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理學地位:有人認為,千百年來,人們看到了不同的朱熹:帝王看到的是圣人朱熹身上的光環(huán),才子狂生看到的是偽君子,崇洋雅士看到是禁欲教主,激進革命家看到的是孔家店的二老板,左派

26、哲人看到的是揮舞唯心主義破片的道學騙子。不過,中國人自己好罵自己的文化偉人與文化傳統(tǒng)的時代早該結(jié)束了。人們常好浮淺地把朱熹比之為西方的黑格爾,然而有誰能象馬克思對待黑格爾一樣對待過朱熹,象列寧所說的那樣把“黑格爾”宣布為馬克思主義三大思想來源之一呢?,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也有人認為:理學特別是朱熹哲學是后期封建社會的官方哲學;或是后期封建社會的新儒學;或是我國封建社會唯心主義發(fā)展的最高峰;同時還有人認為,宋明理學的建立,是儒學造神

27、運動的完成。事實上,這些說法,只是評論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其內(nèi)涵沒有多大差別。,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事實上,這些說法,只是評論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其內(nèi)涵沒有多大差別。這是分別從社會實踐作用、儒家發(fā)展的歷史、認識發(fā)展的歷史和封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得出的。表面相異實際相似的觀點。這些觀點都說明理學在歷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三、有關宋學與理學的評價,祖籍徽州的閩學宗師、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更是一代學界領袖。他不僅培養(yǎng)了如黃榦、蔡元定

28、、陳淳、魏了翁等一大批名儒,而且被譽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guī)”的圣賢。因此,有創(chuàng)造了“康乾盛世”、被稱為“文武全能”的康熙皇帝在為《朱子全書》寫《序》時,曾高度地贊揚“閩學宗師”的圣賢朱熹是“道德文章,照耀千古”;并說:“讀書五十載,只認得朱子一生所做何事?!边€下詔升朱熹配祀孔廟“十哲”之列。,論著,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聯(lián)書店2004年),開拓了新的視域,2006年為他

29、贏得了人文方面的克魯吉獎 。其重要論點:儒家士大夫必須“得君行道”而經(jīng)世致用,以及經(jīng)世致用的“外王”實踐必須建立在“內(nèi)圣”之學的基礎之上。,論著,就這兩點而言,王安石的新學和兩宋的道學群體是一致的?;蛘哒f,在這兩點上,其實可以說道學群體繼承了王安石的精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余認為:強調(diào)外王必須具備內(nèi)圣的精神基礎是王安石對宋代儒家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貢獻?!谶@一特殊論點上,也可以說他是宋代最先接上孔、孟舊統(tǒng)的儒者。,論著,田浩:《朱熹

30、的思維世界》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年。道學在北宋儒學復興運動中,原本只是一個旁支,到了南宋卻逐漸發(fā)展成主流;而道學一詞的內(nèi)涵,在程朱學術被欽定為“正統(tǒng)”后,也由原先較寬闊的理解,變成專指程朱學術的狹義用法,使得同時代其他道學人物的貢獻被后人所忽略。本書雖題為《朱熹的思維世界》,事實上是一部南宋道學史。,論著,全書將南宋的道學發(fā)展分成四個時期,并將朱熹置于其中的歷史脈絡中,一方面探討朱熹與當時學者的論學過程與思想交流,考查其如何逐步建

31、構(gòu)自己的思想體系,最后甚至突破政治的禁錮,取得道學權威的地位。一方面則析論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政治氛圍,并闡述各時期道學代表人物的思想與對道學的貢獻,呈現(xiàn)道學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多樣性與開放性,讓世人一窺道學在定于一尊前較完整的風貌。,四、宋學的代表人物及學術流派,宋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有周惇頤、張載、邵雍、司馬光、王安石、程顥、程頤、楊時、胡安國、朱震、張栻、呂祖謙、朱熹、陳亮、葉適、楊萬里、黃榦、陳淳、蔡元定、蔡

32、沈、陸九淵、真德秀、魏了翁、黃震等。,宋學的主要學術流派,宋學的主要學術流派有:關學、濂學、洛學、象數(shù)學、閩學(理學、朱子學)、新學(王安石) 、婺學(金華學派) 、蜀學、心學、湖湘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等,正因為學派多,故有人認為宋代是我國文化思想史上第二次百家爭鳴時期。,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1)宋學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政治條件:其一,地主階級內(nèi)部身分性地主與庶族地主的勢力遞嬗。身分性地主退也了歷史舞臺,而庶族地主則由土地兼并的

33、加劇、租佃制的發(fā)展、科舉制的完善而大量涌現(xiàn)并參與國家政權。魏晉以來的《士族譜》遂為趙宋而后的《百家姓》所代替。,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其二,農(nóng)民戰(zhàn)爭對財富平均的新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是江南經(jīng)濟的高度發(fā)展與經(jīng)濟重心的轉(zhuǎn)移;其三是民族矛盾的尖銳。生活在民族矛盾復雜、尖銳的宋代讀書人,十分關心家國存亡的命運。,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2)宋學產(chǎn)生的學術思想條件:其一是由于州縣學校的興起,書院林立,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發(fā)展,學術思想領域出

34、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這不僅表現(xiàn)在經(jīng)學箋注的沒落,而且還反映在當時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十分重視尋找和運用新的思想武器。,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其次是佛學與道教思想的滲透。朱熹的思想,反映了華嚴宗(闡述“理”與“事”的關系)的印跡。陸九淵的心學思想,接受了禪宗的影響。同時先天圖、河圖洛書、太極圖的傳授,均出自道教。,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其三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印刷術的廣泛應用,對書籍的傳播和保存十分有利。數(shù)學、天文、歷法

35、、地理、地質(zhì)、醫(yī)藥、生理學、農(nóng)學等方面的新成就與探索,達到了可喜的水平。因而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思想內(nèi)容。朱熹的思想中就涉及到天文、歷法、地理、地質(zhì)、醫(yī)藥、生理等科學思想的因素。宋代的各種思想流派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條件與學術思想動態(tài)中產(chǎn)生并發(fā)展的。,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3)宋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過程理學是在繼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礎上萌芽、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第一階段:唐中葉以后,以韓愈重整儒學運動為標志,理學開始了它的萌芽時期。韓愈、

36、李翱等人提出的“道”、“性”等概念以及“道統(tǒng)”、“復性”論說,在宋時都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揮。,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第二階段:北宋,是理學的形成及初步發(fā)展階段。著名的宋學家周惇頤、張載、程頤、邵雍以及二程的大弟子謝良佐、楊時(程門立雪)等,都是這時期的人。此時已出現(xiàn)許多重要的理學著作;重要的理學范疇、命題都已經(jīng)提出;私人講學的風氣已經(jīng)開始。,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第三階段:南宋,是理學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朱學統(tǒng)治地位逐步確立階段。著名的

37、理學家有胡宏、呂祖謙、朱熹、張栻、陸九淵等。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思想體。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四書集注章句》等。,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第四階段:元朝,是朱學北傳階段。由于國家大統(tǒng)一,南宋時期在東南半壁發(fā)展的理學,特別是朱學,得到了北傳的機會。第五階段:是朱學統(tǒng)治階段。科場、四書主朱熹集注。《易》、《書》、《詩》、《春秋》主朱熹傳注。,五、宋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條件,第六階段:明末清初,是王

38、學崛起、傳播及對宋學的懷疑、批判階段。第七階段:近代至現(xiàn)在,是對理學的揚棄階段。,六、宋代理學代表人物簡介,總體而言,理學家們認為理先天存在,把抽象的“理”(有時實指封建倫理)提高到永恒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為學主“即物而窮理”。同時,有陸派主觀唯心主義與程朱學派對立。陸認為心即理,區(qū)別于朱的性即理。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之類,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離開事物獨立存在的客觀實體。,周敦頤之濂學,周敦頤之濂學:周敦頤(1017—1

39、073),字茂叔,因是湖南道州濂溪人,故為濂溪先生,稱濂學。是兩宋理學的先驅(qū)者和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太極圖易說》一卷、《易通》即《通書》40篇、另有《愛蓮說》、《拙賦》等名篇。,周敦頤之濂學,他的主要觀點,其一是太極說:即關于宇宙萬物起源的學說。認為宇宙的本源是太極,太極的動和靜產(chǎn)生出陰陽,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生成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元素、五行或五氣的互相推移轉(zhuǎn)變,造就了氣象萬千的物質(zhì)世界。同時他又認為太極就是無極。無極也為太極。即“太極”本

40、身是出于無形無象不可言說的“無極”。其二是把思孟(孔子的孫子子思及其學生孟子)提出的“誠”解釋為人的至善的本性,是“五?!敝?。為了達到“誠”這一最高境界,他又提出了“主靜”的修養(yǎng)方法。,周敦頤之濂學,1、萬物根原為陰陽二氣與水火木金土五行;2、五行等于陰陽,陰陽等于太極;3、陽的作用生萬物,陰的作用成萬物;4、誠是圣人之本;5、性論、道德論、教育論。,二程之洛學,二程之洛學:程顥(1032—1085),字伯純,號明道,弟程

41、頤(1033—1107)字正叔,號伊川,洛陽人,故稱洛學。曾在少年時同受業(yè)從師于周敦頤,是北宋理學家的著名代表。他們的主要著作是《二程全書》,包括《二程遺書》25卷、《外書》12卷、《明道文集》5卷、《伊川文集》8卷、《易傳》4卷、《經(jīng)說》8卷、《二程粹言》2卷,共64卷。,二程之洛學,他們的主要哲學觀點一是認為“理”是宇宙的本源,先事物而存在,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凌駕于物質(zhì)之上。理是第一性的,萬事萬物都由“理”派生出來,事物是第二性的。二

42、是還認為“理”是永恒不變的,這就是“天理”。程顥說:“我學雖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認出來?!?二程之洛學,其三,他們還認為理不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會的最高準則。一切倫理道德、社會秩序的制度都是“天理”的一部分,因而據(jù)此提出了“存天理,明人欲”、“滅私欲,則天理明”的命題。程頤還提出了“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的論點。事實上,他侄兒死了也贊成其侄媳婦再嫁。此無非是想說明理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他們學識淵博,楊時、游酢“一日見頤,

43、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宋史》卷428《楊時傳》。(程門立雪,尊師重道),《宋史·楊時傳》,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jīng)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diào)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懽。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

44、,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關西張載嘗著《西銘》,二程深推服之,時疑其近于兼愛,與其師頤辨論往復,聞理一分殊之說,始豁然無疑。,二程之洛學,1、天理論,凡事皆有理;2、格物致知論,格物窮理;3、安于天命的人生哲學;4、性善論與氣質(zhì)之性有關;,張載與關學,張載(關學):(1020—1077)字子厚,郿縣人。主要觀點:在自然觀上把物質(zhì)性的“氣”作為宇宙的本原?!皻庖辉摗保狻⑻撎炜眨?,萬物是同實體的不同

45、狀態(tài)。,張載之關學,張載之關學:1、氣為宇宙本體;2、人為萬物之一物;3、天地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天地之性至高無上,“立天理,滅人欲”;,象數(shù)學,象數(shù)學:與道教淵源:1、與太極與道為天地本原;“天極”即道,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2、“先天之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伏羲八卦”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薄凹葱呐缮f物”。心儀為器官之心辯證,象征太極。,王安石與新學,王安石(新學):(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主要

46、觀點:認為自然界的總根源是“道”;同時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在運動變化著;在認識論上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可以認識的。,永康學派,陳亮:(1143—1194)字圓甫,號龍川,永康人。哲學思想核心是“物”?!拔铩笔钦鎸嵉目陀^存在。永康學派的代表人物,與朱熹有“王霸義利之辯”?!吨祆淞x利觀的內(nèi)容和價值》薛季宣:(1134—1173),永嘉人。陳傅良(1137—1203),瑞安人。,永康學派,(美)田浩教授認為,繼承二程正統(tǒng)學說的

47、,應該是陳亮,而不是朱熹。程頤通過弟子的傳承影響了陳亮,陳亮是程頤真正的學術繼承人。(何炳松)《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zhàn)》,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頁。,葉適與永嘉學派,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永心,永嘉人。永嘉學派。哲學觀傾向于唯物,肯定世界是物質(zhì)性的。政治觀都面向現(xiàn)實,主張抗金。提倡功利?!皯c元黨禁”59個偽黨分子之一。,朱熹與閩學,朱熹(1130—1200),字無晦,號晦翁。祖籍婺源(今江西),生于

48、福建尤溪,以后定居福建建陽,故稱閩學。他的主要著作有:《四書或問》、《周易本義》、《詩經(jīng)集傳》、《伊洛淵源錄》、《太極圖說解》、《朱子語類》、《朱子遺書》等,另有《文集》包括詩、奏札、書信、論文等其120余卷。,朱熹與閩學,自己編次的書:《論孟經(jīng)義》34卷、《資治通鑑綱目》59卷、《五朝名臣言行錄》10卷、《近思錄》14卷、《上蔡語錄》3卷、《四書禮范》5卷、《朱氏家禮》、《朱氏世譜》1卷。自己注釋的書:《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

49、注》19卷)、《小學注解》、《楚辭集注》8卷、《楚辭后語》8卷等。校勘書:《書古經(jīng)》1卷、《四子》4卷、《春秋注》1卷等。,朱熹與閩學,他繼承了歷史上各家的學說,包括儒、佛、道、法、墨、雜等,宋人學說對他影響較大的是周敦頤、二程、張載、王安石、李侗、胡憲、劉勉之(熹岳父)、劉子翚、張栻、呂祖謙、陸九淵、陳亮、辛棄疾等。(東南三賢),朱熹與閩學,哲學觀:他認為理與氣是同時存在、密切結(jié)合而不可分割的?!袄砗蜌獯吮緹o先后之可言”。但也說理在

50、氣先。他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是“生物之本”,氣是“生物之具”。即天地萬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氣。理是產(chǎn)生萬物的本原,氣是構(gòu)成萬物的材料?!洞喝铡?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與閩學,其二他承認宇宙是客觀存在的,是由陰陽二氣演化而成的。他認為宇宙形成的過程,由氣體而凝聚,由流質(zhì)體慢慢地冷卻,“便結(jié)成個地在中央,氣之清者便為天,為明,為星辰。只在外常周王不運動,他便在中央不動

51、,不是在下?!?朱熹與閩學,朱熹認為地球是圓的,地球在宇宙之中;又認為“月之黑暈,……其光者,乃日之加光耳。他本無光也?!彼袛嘣鹿馐侨展獾姆瓷洌湔J識是正確的。,朱熹與閩學,在認識論上,他提出了三點: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知行為一?!按嫣炖?,滅人欲”解:多數(shù)人認為是要人民甘受統(tǒng)治,不許犯上作亂。對此理解有二:“滅人欲”并不是滅掉人的一切欲望,連吃飯、穿衣都不想,而只是滅掉超過現(xiàn)實的非分之想和超過舊禮制的奢侈;其二是限制包括皇帝在內(nèi)的所有

52、社會成員的縱欲行為,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地主階級內(nèi)部的團結(jié)。,朱熹與閩學,故首先針對皇帝亦服從天理;“天下事有大根本、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睂蕶嗟南拗?,在客觀上也是對人們思想的一種解放。同時,它也是對勞動人民的要求。希望勞動人民服從被統(tǒng)治的“天理”,摒去一切企圖改變自己地位的非分欲望。,朱熹與閩學,主要政治主張:一、主張富國強兵,抵抗金兵侵擾,反對屈辱求和。二、主張改革朝政,整頓吏治,振興趙宋;三、主張以口數(shù)占田,推行“經(jīng)界”

53、,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改善人民生活,以緩和尖銳的階級矛盾。四、主張推行“社倉”制,對農(nóng)民辦理救濟,防止受豪強地主高利貸的剝削。,朱熹與閩學,五、主張改革學校教育和科舉制度,認為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要結(jié)合實際,學生要學習治國修身之學,科舉要考時務治國之策。在學習方法上有許多創(chuàng)見,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次序。,朱熹與閩學,評價:他對“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詳細、精辟的論述和具體的實踐,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