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魚我所欲也-(3541)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ww.youyi100.com 第 1 頁 共 7 頁優(yōu)秀領先 飛翔夢想 18 18.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第 1 課時 課時 新知預學 新知預學一、課前熱身 一、課前熱身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 心

2、。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告誡人 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 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3、。 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二、知識卡片 二、知識卡片簡介作者: 簡介作者: 孟子(約公元前 孟子(約公元前 372 年—約公元前 約公元前 289 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 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 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 孔伋的再傳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 的再傳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 思想家、政治家, 、政治家,儒家 儒家學派 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 的代

4、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孔孟”。 三、夯實基礎 三、夯實基礎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①所惡 所惡( ) ②一簞食 一簞食( ) ③一豆羹 一豆羹( ) O④蹴 ( ) ⑤茍得 茍得 ( ) ⑥不屑 不屑 (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 魚,我所欲(

5、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 ,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wéi)( )茍得 茍得( )也;死亦我所

6、惡 也;死亦我所惡( ),所惡( ,所惡(wù)有甚于 )有甚于( )死者,故患 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有所不辟(bì)( )也。如使 也。如使( )人之所欲莫 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則凡可以 甚于生,則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 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 也?使( )人之

7、 人之( )所惡( 所惡(wù)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 )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wéi)( )也?由是 也?由是( )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 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bì)患而有不為 )患而有不為(wéi)也。是故 )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wù)有甚于死者。非

8、獨賢者有是心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 耳。 一簞食( 食(shí)( ),一豆 ,一豆( ) 羹( 羹(gēng),得之則生,弗 ),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 )得則死。呼爾( )而與 而與(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9、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 )爾( )而( )與之,乞人不屑 與之,乞人不屑 ( )也。 也。 萬鐘 萬鐘( )則不辯 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 )我何加 我何加( )焉!為( 焉!為(wèi)( )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 宮室之美,

10、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 )我與 我與(yú)( )?鄉(xiāng)( ?鄉(xiāng)(xiàng)( )為( 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 )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 )宮室之美為( 室之美為(wéi)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 )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qiè)之奉為( )之奉為(wéi

11、)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 )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 受,今為(wèi)所識窮乏( )所識窮乏(fá)者得( )者得(dé)我而 )我而( )為( 為(wéi)之;是 )之;是( )亦不可以已 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謂( 乎?此之謂(wèi)( )失其本心 失其本心( )。四、整體把握 四

12、、整體把握1. 1.理解性默寫 理解性默寫www.youyi100.com 第 3 頁 共 7 頁優(yōu)秀領先 飛翔夢想 1第 2 課時鞏固知識 課時鞏固知識六、課內(nèi)品讀 六、課內(nèi)品讀[來源 來源:Zxxk.Com]1.作者將 作者將 比作魚,將 比作魚,將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 時,應 。[來源 來源

13、:學科網(wǎng) 學科網(wǎng)]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通假字 )通假字 ①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 ①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 ( ) ②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②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⑤ 所識窮乏者

14、得我與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為: 為: 故不為茍得也 故不為茍得也 ( )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 )于: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欲有甚于生者 ( ) 萬鐘于我何加焉 萬鐘于我何加焉 ( )3. 3.翻譯下列重點句 翻譯下列重點句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

15、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來源 來源:學§科§網(wǎng) 學§科§網(wǎng)Z§X§X§K] K]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16、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⑤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⑤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4.孟子認為 孟子認為“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闭埮e出你所了解的一位 請舉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賢者”,并寫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氣節(jié)的名句。 ,并寫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氣節(jié)的名句。七、課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