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預測模型的建立及定量風險評估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嗜鹽的食源性致病菌,會使人產生水性腹瀉、腹部絞痛、嘔吐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人類感染通常與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或生食水產品有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對蝦生產國,對蝦產業(yè)占廣西水產業(yè)近90%。廣西人民素愛生食水產品如魚生、蝦生等。而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陽性率較高,因此需要開展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風險評估。
  本論文建立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長和失活模型,研究南寧市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狀況及耐藥性,利用這

2、些數據并結合居民消費對蝦情況,基于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框架,以購買對蝦為起點,最終食用為終點,初步建立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風險評估,評估廣西居民每人每年消費對蝦患病的風險。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副溶血性弧菌的最適pH值為7~9,最適生長鹽度為2%~4%,最適生長溫度為30℃~40℃。
  生長模型研究中,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Richards和Baranyi模型擬合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長曲線,并

3、用均方根誤差(RMSE),偏差因子(Bf)和準確因子(Af)驗證模型,結果顯示修正Gompertz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好。以平方根模型和Davey模型為二級模型,分別對修正Gompertz模型的生長速率和延滯期進行擬合,并采用Bf和Af來驗證模型的可靠性。結果表明平方根模型和Davey模型能分別有效的預測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長速率和延滯期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失活模型研究中,采用Weibull模型、Linear模型和Logistic模型

4、擬合副溶血性弧菌的失活曲線,結果顯示冷藏條件(5℃)下Weibull模型擬合效果較高;而Logistic模型能夠較好的描述冷凍條件(-18℃)下副溶血性弧菌失活率的變化特征。
  2.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采集鮮活市售對蝦91份,檢測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樣品數為50份,總檢出率為54.9%,樣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幾何平均濃度為135.3 MPN/g。經非參數檢驗,不同采樣地點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濃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其檢出率

5、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采樣季節(jié)檢出濃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其檢出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耐藥性結果顯示,副溶血性弧菌對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等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高度耐藥(>94%);對氨基糖苷類、四環(huán)素類、喹諾酮類等有部分菌株耐藥;對頭孢類、氯霉素類、磺胺類等抗菌藥物敏感。副溶血性弧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比較普遍,并且出現了2株耐4種藥物的耐藥株,應加大對蝦養(yǎng)殖過程用藥的監(jiān)管。
  3.利用預測模

6、型及監(jiān)測到的數據,基于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框架,評估廣西南寧市居民每人每年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對蝦患病的概率為2.432×10-5,南寧市居民每年因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對蝦患病的人數為176人。
  各主要因素的敏感性按相關系數從大到小排序為: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濃度分布>零售點到家庭的溫度>對蝦生食比例>零售點到家庭的時間>家庭常溫放置至食用前的時間。因此有效降低對蝦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濃度,控制對蝦運輸過程的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