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探索血管搏動性壓迫頸動脈鞘內脫髓鞘迷走神經導致的神經源性高血壓(Neurogenic Hypertension,NH)家兔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通過實驗闡明神經源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在較為接近人類生理的條件下形成神經源性高血壓,為其形成和進展提供實驗學基礎和新的實驗方法,為臨床選擇治療高血壓提供新的動物模型和實驗依據。
材料和方法:
1.1實驗動物和分組:
將河北醫(y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的健康家兔3
2、2只,雌雄不限,體重2.5-3.0Kg,隨機分為兩組,1.左側實驗組16只;2.左側對照組16只。
1.2手術制造動物模型:
所有的動物都以4%的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1mg/kg)后平臥位固定動物于手術臺,頸部常規(guī)備皮消毒,手術剪刀與頸部皮膚正中剪開長約5cm,嚴格按照正中用兩把止血鉗鈍性分離頸部肌肉,暴露出白色氣管,然后沿氣管兩側肌肉之間的纖維間隔向下分離,頸總動脈位于氣管兩側,腹面由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所覆
3、蓋,用止血鉗分離其上方的肌肉組織,可見頸動脈鞘,內可見一條粉紅色血管及若干條神經被包裹在血管神經束內,用手指觸摸血管時有搏動感,此即為頸總動脈,頸總動脈旁即是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及減壓神經,用玻璃分針小心仔細撕開頸動脈鞘并分離出一段長約2cm的頸總動脈,然后進一步分離出與之伴行的迷走神經干,長約2cm。將大小約1.5cm*1.0cm的醫(yī)用滌綸片置于游離的頸動脈和迷走神經下方,并將剪碎成1mm左右的5-0的鉻制可吸收腸線充分放置在迷走神經周
4、圍。將滌綸片縫合固定在一側肌肉上使迷走神經緊密接觸頸動脈造成血管壓迫神經,建立神經源性高血壓家兔模型。
1.3造模對照組:
僅將同側頸動脈鞘分離開,暴露出頸總動脈和迷走神經。將大小約1.5cm*1.0cm的醫(yī)用滌綸片置于游離的頸動脈和迷走神經下方縫合固定在一側肌肉上使迷走神經緊密接觸頸動脈造成血管壓迫神經即可。
1.4觀察指標的測量:
1.4.1所有家兔,分別于術前一周、術后一、三、六周用美國Su
5、rgivet動物監(jiān)護儀測量血壓。每日同一動物于同一時間重復測量10次并記錄。
1.4.2于術前一周、術后三、六周分別采血測量腎素(PRA)-血管緊張素(AngⅡ)-醛固酮(ALD)系統(tǒng)的指標變化。
1.4.3所有家兔均于術后六周抽取血液后三天,活體麻醉狀態(tài)下快速取出手術側迷走神經,長度約1cm,4%戊二醛固定后進行超薄切片,透射電鏡(日立H2500)下進行標本觀察。
1.5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
應用S
6、PSS統(tǒng)計軟件,采用重復測量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以及非參數檢驗等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結果以P<0.05為有顯著差異。確認造模實驗組家兔血壓值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造模成功。
結果:
1本組實驗家兔共32只,9只于實驗過程死亡,其中1只(實驗組)死于麻醉意外,2只(實驗組)死于手術后感染,6只(其中2只為對照組)死于術后飼養(yǎng)過程中??紤]為手術對迷走神經刺激過強對動物機體損傷較大原因導致家兔死亡。
2血壓改變(收
7、縮壓)
對照組術后一周,三周,六周家兔收縮壓同術前比較都沒有顯著性差別(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前收縮壓比較沒有顯著性差別(P>0.05)。實驗組術后一周家兔收縮壓和術前比較沒有顯著性差別(P>0.05)(Fig.13);三周時有升高趨勢,但是沒有顯著性差別(P>0.05);實驗組術后六周家兔收縮壓和術前比較有顯著升高(P<0.05)(Fig.14,Table1)。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后一周(Fig.11),術后三周收縮壓
8、都沒有顯著性差別(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后六周收縮壓有顯著差別(p<0.05)。(Fig.12)
3血液指標
左側實驗組術后六周家兔血漿血管緊張素(AngⅡ)與術前比升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Fig.15),醛固酮(ALD)系統(tǒng)水平均比術前有升高,但沒有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ig.16),血漿內腎素(PRA)與術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Fig.17);對照組手術前后家兔血漿內血管
9、緊張素(AngⅡ)、醛固酮(ALD)、腎素(PRA)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Fig.15,16,17,Table2)
4組織學表現
4.1肉眼觀察:
實驗組家兔的迷走神經呈紅褐色,與周圍血管粘連緊密,呈圓柱狀或扁圓柱狀。
對照組家兔迷走神經呈銀白色,與周圍血管粘連不緊,呈圓柱狀。
4.2電鏡下觀察結果顯示:
手術血管壓迫脫髓鞘組迷走神經,板層排列紊亂,水腫。施萬細胞
10、核膜局部缺損,線粒體內膜融合消失,胞質水腫、(Fig.9,10);而對照組正常有髓鞘迷走神經顯示:呈類圓形或圓形,髓鞘厚度一致,板層結構清晰,施萬細胞核結構完整、胞漿均勻,內可見結構清晰的線粒體。(Fig.7,8)
結論:
1本實驗使用可吸收鉻制腸線對迷走神經進行脫髓鞘處理并行血管搏動性壓迫,制造類似于人類血管搏動性壓迫脫髓鞘迷走神經致神經源性高血壓。
2手術只需打開動物頸動脈鞘,操作方法簡單,容易推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管壓迫迷走神經致神經源性高血壓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pdf
- 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
- 迷走神經反射
- 迷走神經切斷術
- 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
- 電刺激迷走神經對家兔呼吸運動的影響
- 暈厥與迷走神經功能紊亂
- 長期迷走神經刺激治療的有效性題庫
- 迷走神經刺激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的療效評估.pdf
- 迷走神經對SD大鼠實驗性肝癌的影響.pdf
- 迷走神經在免疫信息入腦中的作用.pdf
- 迷走神經調節(jié)胰腺外分泌的神經傳遞機制的研究.pdf
- 迷走神經電刺激對內毒素致兔肝臟損害的作用.pdf
- 迷走神經刺激抗癲癇作用機理的實驗研究.pdf
- 電刺激迷走神經對大鼠血壓和海馬HSP70影響的研究.pdf
- 神經源性高血壓.pdf
- NGF促進大鼠膈神經移位迷走神經異化支配心臟的實驗研究.pdf
- 迷走神經阻滯對犬心房電重構的影響.pdf
- 閉環(huán)刺激雙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療效觀察.pdf
- 迷走神經介導阿片預處理肝保護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