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查慎行是清初著名詩人,被推為“國朝六家”之一,關于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色與成就,學界已經有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對其詩歌批評理論卻很少有人提及。這是因為查慎行的《敬業(yè)堂詩集》自清初開始便已風行海內,對其后詩壇學界的影響亦較為顯著;而其詩學批評文獻《初白庵詩評十二種》、《敬業(yè)堂文集》卻一直流布不彰,故導致當今學界對查慎行的詩學批評理論一直未能有清晰的了解,一些著名的詩學史著作在論及浙派詩歌時甚至對查慎行一字不提。為了扭轉這一認識的偏頗,本論
2、文通過對查慎行文集的輯補及對《初白庵詩評十二種》的詳細剖析,力圖將查慎行《敬業(yè)堂詩集》中的論詩詩與其《敬業(yè)堂文集》、《初白庵詩評十二種》等三種文獻相互印證、相互補充,從而最大限度地還原查慎行詩歌批評理論的原貌。
查慎行的詩學理論傾向,與其出身經歷和時代文化的熏染有密切關系,其中錢謙益、黃宗羲、錢澄之、王士禛、陸嘉淑、查繼佐、朱彝尊等師友的詩學理論和觀念,對查慎行“唐宋互參”詩學思想的最終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
3、清初詩宗唐宋的激烈論爭中,查慎行通過與諸種詩學思潮長期砥礪,提出“三唐兩宋須互參”的主張,這是一條折衷唐宋,同時兼法歷代諸名家的詩學途徑。不過其中也包含了宋詩派名唐而實宋的策略,即在不對抗傳統(tǒng)主流詩學的基礎上,為宋詩派的發(fā)展爭得發(fā)展機會和空間。從《初白庵詩評十二種》評點的篇幅及用力程度來看,于唐代詩人中以杜甫為最,于宋代詩人中則以蘇軾之詩評語最為詳細,因此本論文認為學杜、學蘇應是查慎行“唐宋互參”主張的具體體現(xiàn)和主要內容。通過對查慎行詩
4、歌的解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字法句法,還是章法風格、文化精神,查慎行對杜甫、蘇軾兩大詩人的模仿與繼承都是全面而深刻的,這乃是其“唐宋互參”理論傾向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然而傳統(tǒng)觀念多以為查慎行詩歌主要師法蘇軾和陸游,這其實是一種偏頗認識,未能深入到查慎行的詩學批評體系中去正確把握其真正的詩法對象。
查慎行論詩歌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提倡“熟處求生”與“追險搜奇”;其次,提倡白描,反對用典;第三,主張詩歌的“意厚”、“氣雄
5、”、“空靈”、“淡脫”。對查慎行“熟處求生”的含義,目前學界均理解為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有學者進而提出查慎行詩歌中“熟處求生”有兩個表現(xiàn)途徑:一是吟詠古人未曾吟詠或較少吟詠過的事物,二是對同一題材反復吟詠中的求新求變。其實查慎行所謂“熟處求生”與傳統(tǒng)詩論中“生”與“熟”之辯證關系并不完全相同,經過詳細考察后發(fā)現(xiàn),此論乃是得益于明清畫論中關于書畫“生”、“熟”之理論,并將之移植、借用到詩論之中所致。所謂“熟處求生”有絢爛之極,乃造平淡之意,故而
6、查慎行“熟處求生”理論,雖從字面上很容易被解讀成藝術創(chuàng)新,然而若從明清畫論的角度來看,“熟處求生”與其對“白描”的藝術追求恰可相互通融。另外,查慎行論詩提倡白描、反對用典和藻飾,在明末清初詩學這一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指向。從中折射出查慎行對虞山詩派中“二馮”倡導的昆體之風有著特別的警惕與反感,同時也蘊含著查慎行對黃庭堅及江西詩派的復雜態(tài)度。因此提倡“白描”既是對詩壇流弊的反撥與矯正,也是對宋詩優(yōu)劣深刻反思的結果。此外,《蓮坡詩
7、話》所載查慎行“意厚”、“氣雄”、“空靈”、“淡脫”之論,具有極高的辯證性與較為豐富的詩學內涵,且與竟陵派、神韻說和性靈派都有一定的關聯(lián),故其論雖至為簡易,卻恰可與《初白庵詩評十二種》和《敬業(yè)堂文集》互為補充、相互印證,成為查慎行詩歌批評理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除了“唐宋互參”、“熟處求生”、提倡“白描”這些學界已經熟知理論傾向之外,查慎行在其文集和詩評中還體現(xiàn)出以下幾種傾向:重視詩格與人品,提倡以學濟才,認為“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查慎行詩歌研究_36716.pdf
- 趙執(zhí)信與查慎行詩歌比較研究
- 趙執(zhí)信與查慎行詩歌比較研究_17004.pdf
- 查慎行詩學研究
- 論查慎行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心路歷程.pdf
- 查慎行詩學研究_2586.pdf
- 查慎行詩學研究_2586(1)
- 查禮詩歌研究.pdf
- 紀昀詩歌批評研究.pdf
- 賀貽孫詩歌批評研究.pdf
- 明代中古詩歌批評研究.pdf
- 晚清民初詩歌批評轉型研究
- 葉公超的詩歌批評
- 何焯詩歌批評研究_21312.pdf
- 杜甫詩歌的唐代批評.pdf
- “90年代詩歌批評”研究.pdf
- 清代海寧查氏家族詩歌研究.pdf
- 胡適的李杜詩歌批評研究
- 中國古代詩歌意象批評研究.pdf
- 晚清民初詩歌批評轉型研究_28722.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