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清空”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空”是唐宋詞學史上的重要理論之一。身為詞人與詞論家的張炎在承繼、總結前輩詩學理論和詞學理論的基礎上,匯集前代優(yōu)秀詞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于專著《詞源》中立章專論,明確提出了“清空”概念。其后,陸輔之等又進一步加以完善補充,使“清空”成為一個具有明確范疇、審美內涵及作詞法度的理論體系。
   全文分為四部分。各部分分別從文化背景、理論來源、相關概念的辨析及文本分析等方面逐一進行闡述,試圖對“清空”的本質特點作一個整體觀照。
  

2、 緒論部分立足于對研究現(xiàn)狀的考察。通過比較分析近五六十年來學界對于“清空”的研究角度與方法,力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立足于唐宋詩學背景,運用歷史還原與文學思想相結合的方法,揭示“清空”論的內涵,并對“清空”論作出有意義的評價。
   第一章著重考察張炎提出“清空”的文化背景,揭示出“清空”產(chǎn)生的必然趨勢。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創(chuàng)作上依聲填詞,內容上多表現(xiàn)風月景、兒女情,因此,詞一直被文人視作“小詞”,也無法登上文學的大雅之堂。直到

3、蘇軾“以詩為詞”,提高了詞的品味,擴大了詞的意境,改變了詞風,小詞才能“別是一家”。詩與詞也因此而密不可分了。詩學的思想、審美理念及創(chuàng)作法度都深深地影響著詞學的創(chuàng)作。本章以唐宋詩學為背景,著重考察“清空”產(chǎn)生的特定生存空間和背景。首先,南宋理學家在其以理節(jié)情的理學觀念的熏染和規(guī)范下,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要求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大旨歸于雅正。他們的詩歌追求溫柔敦厚之美。與理學家交游甚廣的詞人們也受到這種審美觀念的影響,在詞學創(chuàng)作中亦追求雅正之美。這

4、種文學作品的雅正之美,就成為了日后張炎“清空”論中“騷雅”審美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由于宋代文化教育的空前發(fā)達,形成了一種非仕非隱的江湖文人群體,于是就產(chǎn)生出了一種既不同于廟堂文化,也不同山林文化的新的文化形式——南宋江湖文化。追求自然超俗的精神境界是江湖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清空”所追求的“騷雅”的精神境界??梢哉f江湖文化是“清空”產(chǎn)生的溫床。最后,受江西詩派詩學思想的影響,文人們通過詩學觀念來滲透、改造詞學觀

5、念,將詩歌的法度融進詞法當中,并加以改進,從而構成了蘇軾、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張炎這樣一條好清尚雅的詞學傳承路線。
   第二章探究“清空”的理論來源。詞發(fā)展到南宋后期較為成熟,對于詞法的探討也就蔚然成風。此季對詞家有重大影響的論詞主張是楊纘與吳文英二人提出的“作詞五要”與“作詞四不”。楊纘的詞法傳授于張炎,張炎再傳于陸輔之;吳文英的詞法傳于沈義父。楊纘的詞法偏于聲律,吳文英的詞法重在詞的語言風格,兩家詞法均屬于重音律、尚典雅

6、的。張炎在繼承楊纘詞法的基礎上,汲取吳氏詞法的語言風格,完善了他“清空”論的內涵與法度。因此,張炎的“清空”論與楊纘、吳文英的詞法和沈義父、陸輔之的創(chuàng)作論在理論的淵源上是有師承關系的。
   第三章論述張炎“清空”論的主旨。通過對“清空”與“質實”、“清空”與“騷雅”的關系的辨析,揭示“清空”的本質特點。“清空”就是通過精思熟慮,把才學轉化成意趣,用野云孤飛、來去無跡的空靈之筆抒寫詞人高潔的情操、孤高的品格。張炎的弟子陸輔之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