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牛初乳為原料,主要研究了牛初乳IgG 低溫乙醇預提取、三聚磷酸鈉預提取、超濾濃縮提取、殺菌的工藝方法和熱變性保護劑、胃酸保護劑的配方,確定了牛初乳IgG的規(guī)?;崛『捅Wo工藝,對牛初乳資源的利用和初乳功能性食品的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
1、預提取工藝
以低溫乙醇為提取劑,選取乙醇濃度、pH值、離子強度進行單因素及正交試驗,檢測IgG的純度和回收率,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為20%、pH值為6.7、離子強
2、度為0.06mol/kg。純度和回收率分別為39.28%、79.32%。
以三聚磷酸鈉為提取劑,選取三聚磷酸鈉添加量、pH值、提取溫度進行單因素及正交試驗,檢測IgG的純度和回收率,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三聚磷酸鈉添加量為0.5%、pH值為4.0、提取溫度為45℃。純度和回收率分別為33.74%、82.31%。
2、超濾濃縮工藝
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裝置和三種中空纖維膜組件,檢測IgG的純度和回收
3、率、超濾膜組件通量,確定適合的膜組件;選取料液稀釋度、超濾壓力、超濾溫度進行正交試驗,檢測IgG的純度和回收率,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料液稀釋倍數(shù)為2倍、超濾溫度為30℃、超濾壓力為0.10Mpa。純度和回收率分別可達53.03%、82.23%。
3、殺菌工藝
經過65℃30min的巴氏殺菌和75℃15s的高溫短時殺菌,IgG活性保留率分別為90.68%、86.23%,產品品質較為接近,但高溫短時殺菌法能有效的
4、提高生產效率。
4、復合熱變性保護劑配方
以三種保護劑的添加量設計復合熱變性保護劑配方的二次通用旋轉試驗,檢測95℃水浴后的IgG活性保留率,確定最佳配方為:谷氨酸添加量為0.22%、麥芽糖添加量為7%,甘油添加量為12.5%。IgG活性保留率為90.91%。
5、人工體外消化試驗
采用超聲法結合薄膜分散法,以包埋率為指標,選取大豆磷脂-膽固醇質量比、超聲提取溫度、超聲提取時間進行
5、正交試驗,最佳工藝條件為:大豆磷脂和膽固醇的質量比為2:1、超聲提取溫度為30℃、超聲提取時間為15min。此條件下包埋率為44.16%。脂質體化后的牛初乳IgG凍干粉分別于pH 為2.0的人工成人胃液、pH為4.0的人工嬰兒胃液、pH為6.8的人工小腸液中進行人工消化試驗,IgG活性保留率分別為42.04%、77.23%、75.02%。與對照組相比,人工成人胃液環(huán)境中的活性保留率提高明顯,而人工嬰兒胃液和人工小腸液環(huán)境中無需添加保護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提取與活性保持技術研究.pdf
- 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的分離純化.pdf
- 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及其保護劑研究.pdf
-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穩(wěn)定性的研究及改善.pdf
- 免疫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加工處理穩(wěn)定性的研究.pdf
-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緩釋微膠囊及其相關研究.pdf
- 牛初乳中乳鐵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分離與純化的研究.pdf
- 新型混合模式介質制備及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分離研究.pdf
- 豬血G型免疫球蛋白的分離提取研究.pdf
- 雞卵黃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剖宮產對初乳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
- 蛋黃免疫球蛋白提取方法及免疫蛋白奶加工的研究.pdf
- 牛初乳貯藏條件及其生理活性蛋白分離技術的研究.pdf
- 抗福氏志賀氏菌免疫牛初乳Ig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pdf
- 免疫球蛋白
- 豬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備及免疫球蛋白對仔豬腹瀉的影響.pdf
-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免疫球蛋白.pdf
- 豬免疫球蛋白a
- 免疫球蛋白課件
- 水牛初乳粉的免疫活性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