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G和CKIP-1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關聯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中國人群BSG基因SNP的發(fā)掘及連鎖不平衡分析
  目的:
  Basigin(BSG)又稱為CD147或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inducer,EMMPRIN),與惡性腫瘤的浸潤與轉移、心血管結構重構、炎癥反應以及細胞組織的分化和發(fā)育密切相關。本研究旨在查明健康中國漢族人群中BSG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

2、e polymorphism,SNP)分布及其連鎖不平衡情況。
  方法:
  隨機收集48例健康、無親緣關系的中國漢族人外周血液并提取基因組DNA,設計引物對所有個體BSG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外顯子區(qū)和外顯子內含子交界區(qū)的序列進行PCR擴增和正反向測序,通過判讀測序峰圖,明確SNP的發(fā)生情況及其頻率;通過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單倍型推測和連鎖不平衡分析,確定BSG基因位點的單倍型標簽SNP(haplotypet

3、ag SNP,htSNP);中性理論檢驗查明該基因位點SNP頻率分布是否符合選擇中性。
  結果:
  BSG基因位點共發(fā)現21個SNP,其中包括2個新發(fā)現的SNP6978G>A和7949 C>T;發(fā)掘到的17個常見SNP只有7個出現在HapMap數據庫中;所有SNP位點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根據連鎖不平衡結構,該基因位點共推測出4個單倍型域,確定其中9個SNP為單倍型標簽SNP(haplotyp

4、e tag SNP,htSNP)。中性理論檢驗結果提示健康中國漢族人群BSG基因的SNP分布符合中性進化假說(Tajima'sD=1.75, P>0.05; D*=0.48, P>0.1; F*=1.14,P>0.1)。
  結論:
  1)本研究首次對中國健康漢族人群BSG基因的SNP進行了發(fā)掘,發(fā)現其2個新的SNP。
  2)中國健康漢族人群BSG基因的SNP分布符合中性進化假說。
  3)中國漢族人群BSG

5、基因位點共確定有9個單倍型標簽SNP,為在該群中研究BSG基因多態(tài)性與疾病易感性或藥物反應性個體差異奠定了基礎。
  第二章 BSG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遺傳易感性研究
  目的:
  查明中國漢族人群中BSG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心衰(chronic 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遺傳易感性的關聯關系。
  方法:
  收集770例CHF住院患者以及與之年齡、性別

6、相匹配486例漢族健康成年人的外周靜脈血標本,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所有受試者外周血DNA。通過PCR產物Sanger測序對BSG基因的4個單倍型標簽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rs1803202 C>T、rs2229664 C>G、rs4919862 C>T和rs8259A>T進行基因分型;同時收集兩組人群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指標。Logistic回歸分析每個位點SNP與CHF易感性間的關聯關系。
  結果:
  在所有的CHF病例和

7、對照人群中,rs1803202 C>T、rs2229664 C>G、rs4919862 C>T和rs8259 A>T四個SNP位點低頻等位基因及各位點基因型的頻率分布無明顯差異;以是否吸煙以及CHF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在非吸煙人群與非高血壓人群中,與rs8259 AA純合子基因型個體相比較,攜帶rs8259 T等位基因的個體心衰的發(fā)生風險顯著升高(非吸煙人群中:OR=1.357,95%可信區(qū)間為1.01-1.82,P=0

8、.042;非高血壓人群中:OR=1.777,95%可信區(qū)間為1.30-2.43,P<0.001)。通過對CHF的危險因素進行校正,發(fā)現rs8259 T等位基因升高CHF發(fā)病風險的作用仍具有顯著意義(非吸煙人群:OR=1.82,95%可信區(qū)間為1.011-1.821,P=0.017;非高血壓人群:OR=1.459,95%可信區(qū)間為1.022-2.082,P=0.037)。
  結論:
  BSG基因rs8259 A>T多態(tài)性與

9、中國漢族人群中非吸煙、非高血壓個體慢性心衰的遺傳易感性相關,攜帶rs8259 T等位基因的個體慢性心衰的發(fā)病風險增加。
  第三章 CKIP-1 Pro21Ala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關聯研究
  目的:
  Akt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也稱蛋白激酶B,在調節(jié)心肌細胞生長、心肌血管新生、心肌細胞代謝和細胞凋亡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短期激活Akt可促進心肌的生理性肥大,保護心肌損傷,而長期激

10、活Akt則導致心肌病理性肥大和心力衰竭。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casein kinase2-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是近年來發(fā)現的Akt相互作用蛋白,可抑制Akt的活性,穩(wěn)定表達CKIP-1可導致Akt失活,抑制細胞生長。因此,CKIP-1表達水平或功能改變可能在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此部分研究旨在探討CKIP-1多態(tài)性與中國長沙及周邊地區(qū)漢族人群心力衰竭遺傳易感性的關系。
  方

11、法:
  收集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血液標本842例,收集性別年齡相匹配的健康對照人群血液標本803例;對Hapmap數據庫中國人群CKIP-1基因位點的SNP數據進行分析;應用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FLP)法對CKIP-1 Pro21Ala(rs2306235 C>G)多態(tài)性進行基因分型;x2檢驗比較病例和對照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的異同,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CKIP-1 Pro21Ala多態(tài)性與CHF易感

12、性間的關聯關系。
  結果:
  健康對照人群中CKIP-1 rs2306235多態(tài)位點CC、GC和GG基因型頻率分別為82.3%、17.4%和0.28%,慢性心力衰竭病病例中該位點CC、GC和GG基因型頻率分別為81.5%、17.2%和1.35%。該多態(tài)性位點基因型分布在病例和對照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x2檢驗結果表明,病例和對照人群中該位點GG基因型的頻率存在顯著差異,病例組rs2306235 G

13、G基因型頻率顯著高于對照人群(x2=4.92,P=0.0231),但該基因型與CHF易感性的關系在校正CHF各風險因素后不明顯。根據CHF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壓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Pro21Ala多態(tài)性與伴有高血壓的個體發(fā)生CHF的風險顯著增加[校正后比值比(odds ratio,OR)=5.163,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1.032-25.84,P=0.046);將心衰患者根據心功能等級分層后發(fā)現,r

14、s2306235 GG基因型頻率在心衰Ⅲ/Ⅳ級患者中顯著升高(OR=6.262,95%CI=1.32-29.62,P=0.0172)。但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總體人群和分層研究后的結果,在經年齡、性別、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癥校正后均無顯著意義(P>0.05)。
  結論:
  1)CKIP-1 Pro21Ala多態(tài)性突變等位基因21Ala在中國健康人群中的頻率為10.0%,屬常見多態(tài)性。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