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常寄殖在上呼吸道的鼻咽部和口咽部,在已有纖毛粘膜免疫系統(tǒng)損傷基礎疾病的患者常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經??梢苑蛛x到流感嗜血桿菌。過去的觀點認為流感嗜血桿菌是胞外菌,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流感嗜血桿菌亦可在胞內定植,侵入上皮細胞層的流感嗜血桿菌可逃避抗體和抗生素的打擊。有研究通過掃描電鏡(SEM)、投射電鏡(TEM
2、)證實了流感嗜血桿菌可粘附在非纖毛氣道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引起細胞骨架重排和微絨毛包繞細菌等方式導致細胞吞噬細菌。目前研究不同抗生素對支氣管上皮細胞內流感嗜血桿菌的清除情況國內尚未見文獻報道。
目的:
通過分離培養(yǎng)臨床流感嗜血桿菌菌株,并進行藥敏試驗,了解我院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情況,并將流感嗜血桿菌作用于無血清培養(yǎng)3-6代人支氣管氣道上皮細胞,觀察胞內菌株的數量變化;將臨床常見3種抗生素作用于上皮細胞內的細菌,觀
3、察胞內菌的數量變化,為臨床抗生素合理選擇和應用提供理論指導和依據。
方法:
1、采集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呼吸科和兒科的住院、門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痰標本,床邊接種到巧克力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孵育24h。共從兒科門診不同呼吸道感染患者口咽部拭子分離流感嗜血桿菌9株,呼吸科病房及門診COPD患者痰培養(yǎng)分離流感嗜血桿菌11株。
2采用Etest紙條對分離株行體外
4、藥物敏感性測定,藥物包括氨芐西林、頭孢呋辛、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他培南、頭孢克羅、頭孢噻肟、阿奇霉素、頭孢丙烯、頭孢地尼、頭孢吡肟。
3、所有分離株進行β-內酰胺酶檢測。
4、用收集的9株流感嗜血桿菌感染人支氣管上皮細胞(購自于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中心實驗室)4h。細胞外的流感嗜血桿菌用慶大霉素清除。設四組感染了Hi(取9株菌株中的3株菌株)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組,分別加入莫西沙星、阿奇霉素、氨芐西林1mg/L
5、作用4h、8h,以未添加任何抗生素組作為陰性對照。另外設四組感染了Hi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組,分別加入莫西沙星、阿奇霉素、氨芐西林10mg/L作用4h、8h,以未添加任何抗生素組作為陰性對照。支氣管上皮細胞破膜后采用10倍系列稀釋法計算細菌數,以十位數菌落為判斷標準。
結果:
1、通過對標準株和臨床分離的20株流感嗜血桿菌Etest法藥敏試驗,結果流感嗜血桿菌對頭孢呋辛、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他培南、頭孢克羅、
6、頭孢噻肟、阿奇霉素、頭孢丙烯、頭孢地尼、頭孢吡肟100%敏感,對氨芐西林敏感率為90%。
2、β-內酰胺酶的陽性率約為10%。
3、取用的9株細菌可侵入到人支氣管上皮細胞內,侵入率均>0.01%,菌株侵入率>0.1%的占所取用菌株的55.6%(共計5株),菌株侵入率>1%的占所取用菌株的22.2%(共計2株),其中最強的第四株細菌可在細胞內生長2×105cfu/孔。
4、和空白對照組相比,8小時
7、后氨芐西林組(10mg/L)對細胞內的Hi數量沒有影響(P=0.685)。不同濃度阿奇霉素(1mg/L和10mg/L)在4小時、8小時后均可引起細胞內Hi明顯減少。阿奇霉素顯示可以延遲對胞內Hi作用。濃度為10mg/L的莫西沙星在4小時可清除98.5%-98.8%的細胞內Hi(P=0.000),濃度為1mg/L的莫西沙星在4小時可消除80%-88.7%的細胞內Hi(P=0.006),8小時可消除99.1%-99.2%的細胞內Hi(P=0
8、.000)。
結論:
1、臨床分離的流感嗜血桿菌菌株對臨床常見抗生素敏感。
2、流感嗜血桿菌分離株產β-內酰胺酶率不高,為10%。
3、流感嗜血桿菌可在支氣管上皮細胞胞內增植。
4、氨芐西林對胞內流感嗜血桿菌無作用。阿奇霉素清除胞內流感嗜血桿菌能力差于莫西沙星,但它也可以使胞內菌明顯減少。莫西沙星是針對胞內流感嗜血桿菌的較為有效的抗生素。本實驗提示莫西沙星為最強的清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整合素β4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免疫信號傳遞的影響.pdf
- BRAP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抗原呈遞功能的影響.pdf
- CTNNAL1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粘附功能的影響.pdf
- 參蘇飲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β-防御素-2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支氣管上皮細胞在哮喘氣道重建中的作用.pdf
- 膽紅素對實驗性肺氣腫支氣管上皮細胞的影響.pdf
- pm2.5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jakstat信號通路的影響
- 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的獲取與培養(yǎng).pdf
- 支氣管上皮細胞參與哮喘炎癥的研究.pdf
- 甲醛染毒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炎性因子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pdf
- 消退素D1對肺泡上皮細胞損傷修復、EMT及支氣管上皮細胞功能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pm2.5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 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表達上皮鈣粘素的影響及機制.pdf
- 脫氫表雄酮對支氣管上皮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作用及機制.pdf
- 線粒體敲減對氡致人支氣管上皮細胞惡性轉化的影響.pdf
- IL-13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粘蛋白1表達的影響.pdf
- RSV感染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炎癥和基質粘附功能的影響.pdf
- RSV感染支氣管上皮細胞致Th細胞亞群漂移作用研究.pdf
- 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對流感嗜血桿菌生物被膜的影響.pdf
- 巨噬細胞對貧鈾顆粒的吞噬及吞噬后上清對支氣管上皮細胞的作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