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隨訪全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腸新膀胱術后患者生存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分析此手術方法治療膀胱癌的效果,探討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方法。 臨床資料和方法:選擇湘雅二醫(yī)院泌尿外科2002年1月-2007年11月施行全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腸新膀胱術的47例膀胱腫瘤病例,男性3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52.6歲(35~68歲)。43例得到隨訪(男性32例,女性11例),隨訪率91.5%,統(tǒng)計1年、3年、5年生存率及圍手術期死亡率,以評價全
2、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腸新膀胱術治療膀胱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3例中移行細胞癌38例,鱗癌2例,腺癌2例,假肉瘤樣癌1例;原發(fā)腫瘤28例,復發(fā)性腫瘤15例;非肌層浸潤性腫瘤(Ta~T1)13例,浸潤性腫瘤(T2~T3)30例;高分化腫瘤(Ⅰ級)11例,中分化腫瘤(Ⅱ級)13例,低分化腫瘤(III級)19例;單發(fā)腫瘤9例,多發(fā)腫瘤34例;18例參照Hautmann術式重建新膀胱,25例參照Studer術式重建新膀胱。按輸尿管新膀胱吻合方法
3、分為直接吻合組33例(隨訪31例)和抗返流吻合組10例;術前具有陰莖勃起功能的29例男性病例按保留前列腺后外側的神經血管束(NVB)與否進一步分為保留NVB組15例和非保留NVB組14例。43例中有2例合并2型糖尿病。隨訪患者術后尿控情況,統(tǒng)計術后各種近期和遠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合當前文獻分析其原因及預防和處理對策。 結果:本組47例患者43例得到隨訪,隨訪率91.5%,隨訪時間平均2年7個月(4個月-6年2個月)。47例患者中
4、有1例因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致突發(fā)肺栓塞死亡,圍手術期死亡率2.1%(1/47)。得到隨訪的43例中存活34例,死亡9例,不同年限的生存率79.1%(34/43),9例死亡病例中,4例死于膀胱腫瘤復發(fā)并遠處轉移,5例死因與膀胱腫瘤無關。術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94.7%(36/38)、89.7%(26/29)、75.0%(9/12)。術后6個月白天控尿率為92.5%(37/40),夜間控尿率為87.5%(35/40)。
5、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①早期并發(fā)癥(術后3個月內):尿失禁18.6%(8/43);排尿困難14.0%(6/43);輸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漏尿7.0%(3/43);新膀胱皮膚瘺7.0%(3/43)(其中2例合并2型糖尿病);新膀胱陰道瘺9.1%(1/11);急性腎盂腎炎9.3%(4/43);高氯性酸中毒9.3%(4/43);應激性潰瘍9.3%(4/43),腸梗阻11.6%(5/43);小腸瘺2.3%(1/43);腹瀉9.3%(4/43);便秘7
6、.0%(3/43);肺部感染7.0%(3/43);傷口感染9.3%(4/43)。②晚期并發(fā)癥(術后3個月以上,共隨訪41例):尿失禁12.2%(5/41);尿潴留9.8%(4/41);尿道內口狹窄4.9%(2/41):輸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狹窄9.8%(4/41),其中直接吻合組和抗返流吻合組術后吻合口狹窄發(fā)生率分別為3.2%(1/31)和30.0%(3/10),兩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值<0.05);新膀胱輸尿管返流7.3%(3/41),其
7、中直接吻合組和抗返流吻合組術后返流發(fā)生率分別為6.5%(2/31)、10.0%(1/10),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值>0.05);腎功能不全7.3%(3/41);高氯性酸中毒2.4%(1/41);尿路感染19.5%(8/41);切口疝2.4%(1/41);尿道腫瘤復發(fā)4.9%(2/41);術前具有陰莖勃起功能的29例男性術后6個月陰莖勃起功能障礙(ED)65.5%(19/29),其中有意識保留前列腺后外側神經血管束(NVB)組ED發(fā)生率
8、為40.0%(6/15),非保留NVB組ED發(fā)生率為92.9%(13/14),兩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值<0.01)。 結論: 1.全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腸新膀胱術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手術技術己比較成熟,治療膀胱癌安全有效,術后患者原位排尿,外觀滿意,生活質量較高。但是,該手術解剖較復雜,涉及范圍廣,對全身影響大,有一定的圍手術期死亡率,術中術后容易出現多方面的并發(fā)癥,主要早期并發(fā)癥有:尿失禁、排尿困難、急性腎盂腎炎、尿瘺、應激
9、性潰瘍、腸梗阻、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主要晚期并發(fā)癥有:尿失禁、排尿困難、輸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狹窄及返流、尿路感染、男性陰莖勃起功能障礙。 2.尿道腫瘤復發(fā)是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的并發(fā)癥。腫瘤侵犯膀胱頸、前列腺間質及前列腺部尿道是術后尿道復發(fā)的高危因素,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術中切除的標本常規(guī)行快速冰凍切片。對尿道復發(fā)高?;颊咝g后應定期行尿道膀胱鏡檢查。 3.在低壓的正位回腸新膀胱中是否選用抗返流的輸尿管再植一直存在爭議,目前大
10、部分學者建議采用直接吻合法。本組41例隨訪結果示輸尿管新膀胱直接吻合組術后吻合口狹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抗返流吻合組,但兩組問術后新膀胱輸尿管返流發(fā)生率未見明顯差異。 4.術中保留NVB可以顯著降低男性術后ED發(fā)生率。 5.術后回腸新膀胱的沖洗和尿液的通暢引流對防止尿瘺的發(fā)生相當重要;女性保留子宮、陰道可以減少新膀胱陰道瘺的發(fā)生。 6.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為原位回腸新膀胱術后常見的代謝并發(fā)癥,一般為輕度酸中毒,可通過口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男性膀胱癌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腸新膀胱術.pdf
- 改良膀胱全切回腸新膀胱術治療膀胱癌的療效觀察.pdf
- 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回腸原位新膀胱術遠期治療效果分析.pdf
- 回腸膀胱術與原位回腸新膀胱術臨床效果比較.pdf
- 原位回腸新膀胱術與回腸膀胱術比較
-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臨床路徑
-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臨床路徑
- 原位新膀胱術與回腸膀胱術臨床效果比較.pdf
-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臨床路徑
- 原位回腸新膀胱術與Bricker回腸膀胱術臨床療效對比研究.pdf
- 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術后尿道復發(fā)47例危險因素分析.pdf
- 腹腔鏡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與原位回腸新膀胱術近期療效比較.pdf
- 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回腸原位新膀胱術后并發(fā)癥及其處理.pdf
- 膀胱全切回腸帶膀胱術
- 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腸新膀胱術的腫瘤治療效果分析.pdf
- 膀胱全切原位回腸代膀胱術的技術改進.pdf
- 全膀胱切除和原位回腸代膀胱術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處理.pdf
- 膀胱癌根治+回腸代膀胱術后的護理
- 改良新回腸原位膀胱術臨床應用的研究.pdf
-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與保留膀胱綜合治療臨床療效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