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持續(xù)的上升趨勢。盡管通過手術和放、化療能使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明顯提高,但晚期子宮內膜癌難以治愈的現實迫使人們探索新的治療手段。隨著對腫瘤發(fā)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已經認識到:腫瘤的侵襲和轉移與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關??寡苄律委熂瘁槍ρ苄纬傻哪承┮蜃蛹捌潢P鍵步驟進行干預,從而阻斷腫瘤內皮細胞血供,使其進入休眠狀態(tài)并誘導凋亡,有效阻止腫瘤生長和轉移,達到治療
2、腫瘤的目的。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療已成為腫瘤治療的熱點。沙立度胺(Thalidomide,Thd)又名反應停,是一種生物合成血管生成抑制劑,具有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活性和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其已被用于多種實體瘤的Ⅰ、Ⅱ期臨床治療研究,但其對腫瘤血管生成抑制效應及抗瘤效果很不一致,可能存在種屬和器官特異性。 本實驗從基礎實驗角度探討其在子宮內膜癌治療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從而為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有效的靶向治療藥物。
3、 材料和方法:人子宮內膜癌細胞株ishikawa用RPMI-1640培養(yǎng)液(含10%胎牛血清),在37℃、飽和濕度、5%CO<,2>的條件下培養(yǎng),細胞貼壁培養(yǎng),實驗所用細胞保持在對數生長。不同濃度的沙立度胺作用于ishikawa細胞,利用MTT法檢測細胞的生存抑制率;ELISA法檢測VEGF含量;流式細胞儀分析細胞凋亡率和細胞周期。Giemsa染色后,倒置相差顯微鏡從形態(tài)上觀察細胞凋亡。所有實驗數據用SPSS13.0版軟件包做統(tǒng)計
4、學處理,均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 MTT:不同濃度沙立度胺對子宮內膜癌細胞株作用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后,細胞增殖受到一定抑制,且呈時間和濃度依賴性。溶解沙立度胺所用的最高濃度的二甲基亞楓(DMSO)對細胞的增殖無影響(P>0.05)。沙立度胺作用24小時后,25 μg/ml、5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400 μg/ml濃度組的抑制率分
5、別為11.90%、17.14%、28.90%、39.24%、51.00%;作用48小時后,抑制率分別為16.64%、27.1%、39.69%、49.64%、58.18%;作用72小時后,抑制率分別為26.48%、35.92%、45.63%、56.76%、62.82%。 2 沙立度胺對ishikawa細胞系VEGF分泌量的影響:根據人VEGF-ELISA試劑盒說明配制標準品及繪制標準曲線,得出不同濃度沙立度胺及作用不同時間的ish
6、ikawa細胞系VEGF分泌量(pg/ml)結果示:在24h、48h、72h三個時間點中,各個濃度(25 μg/ml、5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400μg/ml)組間及與對照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分別為356.7±2.5、299.3±2.4、242.8±1.6、180.3±2.0、135.7±2.2、411.5±3.1:320.4±1.6、271.7±3.1、207.7±2.5、153.4±
7、2.9、107.4±2.1、418.54-2.7:307.5±1.4、250.7±1.0、192.3±2.5、129.1±1.6、92.1±2.0、416.1±2.4。對照組在三個時間點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各個濃度組在三個時間點間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3 沙立度胺作用于細胞后的形態(tài)學變化:對照組細胞形態(tài)飽滿,細胞核染色均勻呈圓形或橢圓形,核仁清晰可見;沙立度胺作用48小時后,出現細胞質濃縮,變圓,細胞
8、核濃縮、核碎裂等細胞凋亡特征性形態(tài)學改變,但未見大量凋亡小體,隨著作用濃度的增加活細胞越少,’并且上述現象越明顯。 4 沙立度胺對細胞凋亡率和細胞周期的影響:不同濃度(50 μg/ml、100 μ/ml、200 μg/ml)組作用48小時后,Ishikawa細胞的凋亡率分別為(7.96±0.29)%、(12.14±0.77)%、(19.06±0.39)%,而空白對照組的凋亡率為(2.59±0.47)%,四組間相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
9、(P<0.01);G0-G1期細胞百分率分別為(44.75±1.54)%、(46.45±0.81)%、(52.45±1.84)%、(40.38±1.54)%,不同濃度沙立度胺組與空白對照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50 μg/ml組與100 μg/ml組間無差別(P>0.05);S期的分別為(41.40±1.34)%、(26.55±1.21)%、(19.75±1.05)%、(51.80±1.81)%,四組間相比較均有顯著性差別
10、(P<0.01);G2-M期分別為(13.85±0.68)%、(27.00±1.53)%、(27.85±1.99)%、(7.81±0.52)%,不同濃度沙立度胺組與空白對照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100 μg/ml組與200 μg/ml組間無差別(P>0.05);細胞增殖指數分別為:(55.25±0.71)%、(53.55±0.81)%、(47.55±1.84)%、(59.61±1.55)%,不同濃度沙立度胺組與空白對照組
11、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50 μg/ml組與100 μg/ml組間無差別(P>0.05)。 結論: 1 人子宮內膜癌細胞株ishikawa在體外能夠分泌VEGF,并且沙立度胺對ishikawa細胞增殖和分泌VEGF的水平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呈時間濃度依賴性。這將為沙度胺的體內實驗及臨床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2 沙立度胺可以通過誘導人子宮內膜癌ishikaWa細胞凋亡和G1期生長阻滯而發(fā)揮直接的抗腫瘤效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奧曲肽對人子宮內膜癌細胞HEC-1-B增殖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pdf
- 沙利度胺對人乳腺癌細胞增殖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pdf
- 肝細胞生長因子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子宮內膜細胞增殖及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pdf
- 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對子宮內膜間質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pdf
- 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shRNA對肝癌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三苯氧胺對人子宮內膜癌細胞體外增殖的影響.pdf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細胞中的表達.pdf
- 沙利度胺對人乳腺癌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及其受體表達的影響.pdf
- 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BB對人子宮內膜上皮細胞體外增殖的影響.pdf
- 人子宮內膜癌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雌激素受體的表達及相關性探討.pdf
- 內皮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宮內膜腺癌中的研究.pdf
- 不明原因不孕癥子宮內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pdf
-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液肝細胞生長因子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檢測.pdf
- 宮內節(jié)育器對子宮內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環(huán)氧化酶表達的影響.pdf
- 三氧化二砷對肝癌細胞增殖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pdf
- 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單核-巨噬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干擾素-α水平的研究.pdf
- 中期因子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血管內膜損傷后狹窄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蘆薈大黃素對人子宮內膜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pdf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血管內皮細胞鎂離子濃度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