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C3在肝細胞癌轉移及侵襲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以亞洲和非洲高發(fā)。近些年西方發(fā)達國家的HCC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我國是世界上HCC高發(fā)地區(qū)之一,每年發(fā)病人數(shù)約為30萬人,位于常見腫瘤的第3位。此外,我國肝癌的年死亡率為20.40/10萬,其中城市為19.98/10萬,農(nóng)村為23.59/10萬,分別居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和第一位。手術切除仍然是治愈早期肝癌的最佳選擇,

2、然而,即使是根治性切除之后,60%-70%的患者在術后5年內(nèi)會發(fā)生轉移和復發(fā)。盡管一些臨床因素(如腫瘤分化程度、腫瘤大小、是否脈管侵潤等)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但是HCC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機制目前仍不明確,因此,探索肝癌的發(fā)病基礎及轉移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尋找肝癌早期診斷、預測轉移復發(fā)的生物指標和靶向治療的靶點,是目前腫瘤學研究的迫切任務之一。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s)是一類攜帶一條或多條硫酸乙酰肝素鏈的蛋白。這些肝素鏈

3、是由長線狀的葡糖醛酸聚合物/N-乙酰氨基葡糖重復雙糖單位組成。鏈的長度高度均可變,大部分雙糖單位都受N-去乙?;?、去硫酸化、差向異構化和O-去硫酸化的調(diào)節(jié)。去乙?;T導了硫酸乙酰肝素鏈產(chǎn)生高強度的負電荷,從而允許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以較為雜亂的方式與帶有正電荷區(qū)域的蛋白產(chǎn)生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了一些所謂的“肝素結合生長因子”,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s),Wnt,Hedgehogs(Hhs)和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BMPs)。磷脂酰肌醇蛋白聚

4、糖(GPC)是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家族中的一員,它的成員通過磷脂酰肌醇錨(GPI)連接于細胞表面。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包括了GPC家族的六個成員:(GPC1至GPC6),還有其他兩個成員在果蠅中發(fā)現(xiàn)(dally和dlp)。
   GPC3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Xq26.1區(qū),編碼的GPC3蛋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70Kda,由580個氨基酸組成。GPC3的核心蛋白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40kDa的GPC3氨基端(N-)片段及30kDa的GPC

5、3羧基端(C-)片段。1996年,Pilia等首先報道了GPC3基因突變和功能缺失的患者出現(xiàn)了過度生長綜合征(SGBS),這是一種X連鎖異常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產(chǎn)前、產(chǎn)后胎兒的過度生長,并伴有廣泛的內(nèi)臟和骨骼的異常,同時還會增加胚胎源性腫瘤發(fā)生的可能性。隨后的研究又表明,GPC3的突變會導致細胞凋亡和細胞增殖的比例失調(diào),而這可能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GPC3還可與肝素結合型蛋白相結合,如基質(zhì)成分、細胞粘附分子、酶和酶抑制物、生長因

6、子等,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分化、增殖、粘附和遷移等生理過程等,除此之外,其還可能參與調(diào)節(jié)一部分中胚層組織和器官發(fā)育的過程。隨后有大量的研究報道表明GPC3在肝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Wilm's瘤、大腸癌、肝胚細胞瘤和成神經(jīng)細胞瘤高表達,而在間皮瘤、乳腺癌、肺腺癌以及卵巢癌中表達顯著下調(diào),提示GPC3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課題組前期已完成以下的研究工作:應用免疫組化及組織芯片技術,通過檢測36例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組織和3

7、3例原發(fā)性肝癌癌旁組織以及一些其他常見腫瘤組織和其癌旁組織中GPC3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1)36例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組織及33例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癌旁組織中GPC3蛋白的表達率分別為66.17%(24/36),3.0%(1/33),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性;(2) GPC3蛋白在原發(fā)性肝細胞癌、肺鱗癌、癌旁慢性淺表性胃炎組織中表達,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宮頸癌、膽管細胞癌組織中無表達;(3)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組織中GPC3蛋白表達與患

8、者性別、年齡、病理分級無顯著相關性。隨后我們收集和分析了61例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患(HCC)者術后標本切片,比較GPC3高表達患者與GPC3低表達患者之間的生存時間差異。結果表明,GPC3的表達與接受手術患者的轉移/復發(fā)高度相關,GPC3高表達的術后患者發(fā)生轉移或者復發(fā)的風險是低表達患者的3.214倍。生存分析顯示GPC3高表達的肝癌患者預后顯著差于低表達者。此外,多變量分析提示GPC3在HCC中是一個獨立的預后預測參數(shù)。同時,我們還采用了

9、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法分別檢查HCC30例,其他肝臟源性腫瘤8例,其他肝臟疾?。ㄈ绺窝?、肝硬化、肝良性腫瘤)13例,以及25例正常人血清標本中GPC3及甲胎蛋白的表達。結果顯示,血清GPC3蛋白水平診斷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50%和92%,聯(lián)合甲胎蛋白檢測可以使診斷敏感性從50%提升至73.3%。GPC3蛋白水平的增高提示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患者腫瘤分化低、臨床TN

10、M分期晚、肝硬化程度明顯。以上臨床數(shù)據(jù)提示GPC3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故我們采用micro RNA對肝癌發(fā)生的分子機理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miR-219-5p在83例HCC腫瘤組織中及3株肝癌細胞株中顯著下調(diào),其與HCC患者的預后、病理分級、腫瘤大小密切相關;在細胞學上,miR-219-5p能抑制細胞增殖。進一步研究表明,miR-219-5p負性調(diào)節(jié)GPC3表達,在肝癌中發(fā)揮抑癌作用。綜上所述,GPC3蛋白是具有前景的

11、特異性HCC腫瘤標志物,可用于HCC的診斷及判斷預后,并可能與腫瘤轉移相關。
   在前期研究的工作基礎上,擬應用RNA干擾和基因轉染技術進一步探討GPC3在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侵襲過程中的作用。針對來源于同一遺傳背景,但具有不同轉移潛能的肝癌細胞株MHCC-97H和MHCC-97L,應用載體轉染方法使GPC3在細胞中表達下調(diào)或上調(diào),來觀察GPC3在體外肝癌細胞增殖、侵襲、轉移中的作用;同時,擬將轉染后細胞注射至裸鼠皮下,觀察腫瘤生

12、長速度,從而明確GPC3在體內(nèi)肝癌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討GPC3作為肝癌的腫瘤標志物及治療靶點的可能性,為肝癌患者的早期診斷、預測預后及治療手段提供理論基礎。
   方法:
   1.檢測肝癌細胞株MHCC-97H和MHCC-97L的GPC3表達水平通過western blot和熒光定量PCR檢測兩株細胞的GPC3蛋白/基因表達量,以一株正常肝細胞作為對照,從而驗證高低轉移能力的細胞株的GPC3表達情況,為下一步

13、實驗提供依據(jù)。
   2.上調(diào)MHCC-97L的GPC3表達量以觀察其對肝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上一步實驗已證明MHCC-97L的GPC3表達量較低,故采用基因重組技術及限制性內(nèi)切酶技術構建表達載體p-EGFP-C3-GPC3,經(jīng)鑒定后通過脂質(zhì)體lipo2000轉染至MHCC-97L中,通過流式細胞儀篩選帶熒光的細胞,經(jīng)G418培養(yǎng)后建立穩(wěn)定轉染GPC3的細胞株,最后通過western blot和熒光定量PCR檢測GPC3在細胞

14、表達情況。以空載體p-EGFP-C3及未轉染細胞作為對照,通過MTT、細胞克隆、transwell等實驗,觀察三組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差異。最后,通過裸鼠成瘤實驗觀察三組細胞體內(nèi)的腫瘤增殖能力。
   3.下調(diào)MHCC-97H的GPC3表達量以觀察其對肝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首先設計了4對靶向GPC3的shRNA,合成后插入pGenesil-1 shRNA表達載體,通過脂質(zhì)體分別轉染MHCC-97H細胞,經(jīng)G418篩選后建立穩(wěn)定轉染

15、細胞株,使用western blot及熒光定量PCR檢測各組GPC3表達情況,篩選表達量最低一組用作后續(xù)實驗。以空載體及未轉染細胞作為對照,通過MTT、細胞克隆、transwell等實驗,觀察三組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差異。最后,通過裸鼠成瘤實驗觀察三組細胞體內(nèi)的腫瘤增殖能力。
   4.GPC3影響肝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機制探討我們選取Akt通路作為研究對象,通過WB來檢測通路上的相關分子(包括Akt和磷酸化Akt)在各組細胞中的表達

16、。
   5.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x±s)表示。MTT細胞增殖檢測、腫瘤體積觀察均采用析因設計方差分析比較各組間差異;對比轉染前后和干擾前后肝癌細胞株的GPC3蛋白和RNA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實驗、流式細胞術細胞周期實驗、Transwell侵襲實驗、Akt和p38蛋白和RNA表達水平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法,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7、r>   1.GPC3在肝癌細胞株MHCC-97H和MHCC-97L中的表達結果表明,以正常肝細胞作為對照,肝癌細胞MHCC-97H的GPC3的蛋白及核酸表達水平較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0);而與MHCC97H相比較,MHCC-97L的GPC3表達水平較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0)。
   2.穩(wěn)定表達GPC3對肝癌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持續(xù)使用G418進行篩選后,轉染p-EGFP-C3-GPC3和p-EGF

18、P-C3細胞形成明顯克隆,然后進行擴增,最終成功構建穩(wěn)定表達GPC3的MHCC-97L細胞和空白載體細胞,分別命名為MHCC-97L/GPC3和MHCC-97L/con。通過westernblot和qPCR進行檢驗,結果表明,MHCC-97L/GPC3的GPC3表達水平較M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顯著升高(P=0.000),而MHCC-97L/con和未轉染MHCC-97L細胞間的GPC3表達水平無差異(P>0.

19、05)。
   通過MTT法和平板克隆實驗檢測各組細胞體外增殖情況。MHCC-97L/GPC3、M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在不同時間點的增殖速度有顯著差異(P<0.05)。MHCC-97L/GPC3隨著時間的推移,增殖速度明顯加快,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而M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的增殖速度則無顯著差異(P>0.05)。此外,平板克隆形成實驗結果表明,與M

20、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相比,MHCC-97L/GPC3的細胞活力顯著提高(P=0.000)。
   細胞體外遷移和侵襲小室檢測穩(wěn)定表達特異性GPC3基因后細胞遷移侵襲能力。遷移實驗結果表明,MHCC-97L/GPC3細胞體外運動能力明顯高于M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細胞(P=0.000);此外,侵襲實驗結果也表明,與MHCC-97L/con和未轉染的MHCC-97L細胞相比,MH

21、CC-97L/GPC3細胞的侵襲能力亦是明顯增高(P=0.000)。
   裸鼠成瘤實驗檢測穩(wěn)定表達GPC3基因后細胞體內(nèi)成瘤能力。將裸鼠隨機分成3組,分別皮下注射MHCC-97L/GPC3,MHCC-97L和MHCC-97L/con細胞,然后觀察21天,結果發(fā)現(xiàn)MHCC-97L/GPC3注射組裸鼠皮下腫瘤體積明顯大于對照組(P=0.000)。21天后處死裸鼠,將腫瘤稱重,MHCC-97L/GPC3,MHCC-97L和MHCC-

22、97L/con三組的腫瘤平均重量分別為2.987±0.168g,1.801±0.015g和1.758±0.040g, MHCC-97L/GPC3組的瘤重顯著大于MHCC-97L和MHCC-97L/con組,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而MHCC-97L和MHCC-97L/con組之間的瘤重則無顯著差異(P>0.05)。
   3.GPC3基因表達沉默對肝癌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MHCC97-H細胞分別轉染pGenesil

23、-1-GPC3-shRNA1,2,3,4和pGenesil-1-negative,隨后持續(xù)使用G418進行篩選,最終成功構建穩(wěn)定表達GPC3的MHCC-97L細胞和空白載體細胞,分別命名為MHCC97-H/GPC3-shRNA1,2,3,4和MHCC97-H/con-shRNA。通過western blot和qPCR進行檢驗,結果表明,MHCC97-H/GPC3-shRNA1的GPC3表達水平較MHCC97-H/con-shRNA和未轉

24、染的MHCC-97H顯著下降(P=0.000),而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MHCC-97H細胞間的GPC3表達水平無差異(P>0.05)。因此選擇MHCC97-H/GPC3-shRNA1作進一步的研究對象。
   通過MTT法和平板克隆實驗檢測各組細胞體外增殖情況。MHCC97-H/GPC3-shRNA1、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的MHCC-97H在不同時間點的增殖速度有顯著差異(P=0.

25、000)。MHCC97-H/GPC3-shRNA1的增殖速度較慢,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而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的MHCC-97H的增殖速度則無顯著差異(P>0.05)。此外,平板克隆形成實驗結果表明,與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的MHCC-97H相比,MHCC97-H/GPC3-shRNA1的細胞活力顯著減弱(P=0.000)。
   細胞體外遷移和侵襲小室檢測

26、GPC3基因沉默后肝癌細胞遷移侵襲能力。遷移實驗結果表明,MHCC97-H/GPC3-shRNA1細胞體外運動能力明顯低于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的MHCC-97H細胞(運動實驗遷移細胞數(shù)目分別為4.647±1.319、14.774±1.112和15.770±2.025,P=0.000);此外,侵襲實驗結果也表明,與MHCC97-H/con-shRNA和未轉染的MHCC-97H細胞相比,MHCC-97L/GPC3細胞

27、的侵襲能力亦是明顯降低(透膜細胞數(shù)分別為4.421±1.536,15.902±1.450,和14.374±2.015, P=0.000)。
   裸鼠成瘤實驗檢測GPC3基因敲除后細胞體內(nèi)成瘤能力。將裸鼠隨機分成3組,分別皮下注射 MHCC97-H/GPC3-shRNA1, MHCC-97H和MHCC97-H/con-shRNA細胞,然后觀察21天,結果發(fā)現(xiàn)MHCC97-H/GPC3-shRNA1注射組裸鼠皮下腫瘤體積明顯小于對

28、照組(P=0.000)。21天后處死裸鼠,將腫瘤稱重,MHCC97-H/GPC3-shRNA1,MHCC-97H和MHCC97-H/con-shRNA三組的腫瘤平均重量分別為1.541±0.096g,2.424±0.095g和2.402±0.080g,MHCC97-H/GPC3-shRNA1組的瘤重顯著小于MHCC-97H和MHCC97-H/con-shRNA組,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而MHCC-97H和MHCC97-H/

29、con-shRNA組之間的瘤重則無顯著差異(P>0.05)。
   4.GPC3過表達(或沉默)能促進(或抑制)Akt通路的活化結果表明,當GPC3表達沉默時,MHCC97-H/GPC3-shRNA1細胞的磷酸化Akt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0.000);而當GPC3表達上調(diào)時,MHCC-97L/GPC3細胞的磷酸化Akt水平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00)。
   結論:
   1.利用質(zhì)粒介導的基因轉染技術

30、成功構建了GPC3高表達的肝癌細胞株,初步探討了GPC3的表達對肝癌細胞在體內(nèi)和體外的生物學行為的影響,發(fā)現(xiàn)GPC3能促進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及侵潤能力。
   2.同時利用質(zhì)粒介導的基因轉染技術成功構建了GPC3表達沉默的肝癌細胞株,進一步驗證了GPC3對肝癌細胞生物學行為有著重要的正性調(diào)節(jié)作用,是肝癌的促癌因子。
   3.GPC3過表達(或沉默)能促進(或抑制)磷酸化Akt的表達,故認為,GPC3促進肝癌細胞侵襲轉移

31、作用的部分機制可能是通過促進Akt通路的活化來實現(xiàn)的。
   創(chuàng)新之處:
   1.成功建立了GPC3過表達細胞株MHCC-97L/GPC3和GP.C3表達沉默細胞株MHCC97-H/GPC3-shRNA1,為進一步深入研究GPC3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2.初步探索了GPC3促進肝癌侵襲轉移的作用機制,提示GPC3的促腫瘤生長作用和Akt通路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GPC3促進肝癌侵襲轉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