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廣場勘察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可行性研究報告</b></p><p>  在這個基坑(10米深)左邊深相距5米處在挖一個20米深基坑面積是平面4戶住房上部是50層高層,基坑從中間向向2邊挖和從2邊向中間挖這4種方法用ansys分析,評價開挖、支護寫成一個報告(包括計算的過程)</p><p>  表1.1 場地復雜程度劃分表</p><

2、;p><b>  2、工程地質條件</b></p><p><b>  2.1地形地貌</b></p><p>  該項目位于涪陵區(qū)李渡工業(yè)園區(qū)大石居委二組,北側為呈東西走向的渝涪高速路,西側為南北快速路,南側為聚龍大道,交通條件便宜。</p><p>  場區(qū)地形平坦。局部為槽溝地貌特征。地形高程介于312.53~

3、338.15m,高差約25.62 m左右。場地地形坡角為5°—25°。</p><p>  場地內無大的地表水體,無危巖、無滑坡、無空洞、無沖溝發(fā)育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p><p><b>  2.2氣象與水文</b></p><p>  區(qū)內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盛夏炎熱,冬季嚴寒,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多年平

4、均降雨量1170mm,但時間分布不均,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5%,多年平均所溫18 .2℃,最熱7月份平均掘溫28.7℃,最冷月份平均氣溫7.1℃,極端最高氣溫42.2℃,最低-2.7℃,區(qū)內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頻率7%,次要風向為北風,頻率6%,最小風速 0.3m/s,平均風速1.4m/s,最大風速 74.4m/s,多年平均風速1.4m/s,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2.2m/s。建設場地無大的地表水體,地形條

5、件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向低洼處徑流排泄,水文較簡單。</p><p><b>  2.3地質構造</b></p><p>  場地構造屬川東弧形構造帶之堡子場向斜北翼,無斷層通過。據(jù)場外基巖露頭觀測,巖層產(chǎn)狀:349°∠9°,主要發(fā)育以下二組裂隙。</p><p>  J1:207°∠71°,發(fā)育,間距0

6、.4~2.5m,張性節(jié)理,結合一般,面粗糙,張開度2.4~8.9mm,延伸3—5.6米,少充填,面可見鐵銹色膜,結合程度一般,為硬性結構面。</p><p>  J2:280°∠75°,發(fā)育,間距0.3~1.8m,張性節(jié)理,結合一般,面粗糙,張開度2~14mm,延伸2.5—6.7米,少量泥質物充填,結合程度一般,為硬性結構面。</p><p>  巖體以構造裂隙為主,強

7、風化帶中見風化網(wǎng)狀裂隙,未見斷層。</p><p><b>  2.4地層巖性</b></p><p>  建設場地內由第四系(Q4ml) 素填土和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J2s)的砂巖、砂質泥巖組成,現(xiàn)由新至老描述如下:</p><p>  素填土(Q4ml):雜色,人工回填堆積成因,較密實,含砂巖或泥巖碎塊石等硬質物,硬質物粒徑12—

8、28cm,含量約5~25%左右,厚度0.2—26.4m,年限約2~5年。局部地段的回填土下部揭示粉質粘土。</p><p><b>  基巖:(J2S)</b></p><p> ?、偕皫r:灰色,中粒砂狀結構,鈣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強風化段巖石破碎,巖芯呈碎塊狀和短柱狀,中風化段巖石完整,巖芯呈中長柱狀。巖質硬,屬硬質巖類。</p><p>

9、 ?、谏百|泥巖:紫紅色,砂質結構,泥質膠結,中厚層狀構造,上部巖石破碎,巖芯呈碎塊狀和短柱狀,下部巖石完整,巖芯呈中長柱狀。巖質軟,屬軟質巖類。為主要巖石。</p><p>  基巖面特征:經(jīng)鉆探揭露,基巖面起伏較大,基本上與原地形起伏度一致。</p><p>  基巖風化帶特征:根據(jù)鉆探資料,結合規(guī)范可劃分強、中等風化帶。</p><p>  強風化帶:強風化巖石

10、厚度2.5m-8.7m,裂隙發(fā)育,裂面多銹蝕,巖芯呈碎塊狀,少量呈柱狀,巖體質量等級Ⅲ級。</p><p>  中等風化帶:頂界埋深為5.6m~28.6m,巖芯呈柱狀,巖體質量等級為IV級,采取率約為85%,巖質新鮮。</p><p><b>  2.5水文地質條件</b></p><p>  根據(jù)地下水含水層性質將場區(qū)地下水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

11、和基巖裂隙水二類。</p><p> ?。?)松散巖類孔隙水</p><p>  賦存于全新統(tǒng)第四系土體中,接受大氣降雨及地表水補給,向下滲透及低洼處排泄。該類地下水動態(tài)主要受季節(jié)性影響,具較大的動態(tài)變化特征。本次勘察對土層采用小水量和無水鉆進過程中,未見有初見地下水。</p><p><b>  (2)基巖裂隙水</b></p>

12、<p>  賦存于基巖裂隙中,一方面通過含水層露頭區(qū)接受大氣降雨補給,另一方面主要接受上部覆蓋層的松散巖類孔隙水補給;接受補給后,向地形低洼處排泄。</p><p>  據(jù)勘探資料,第四系人工填土為透水層,砂巖為含水層,砂質泥巖為相對隔水層。據(jù)各鉆孔水位觀測,未見地下水位,因此場區(qū)地下水較貧乏,雨季第四系人工填土中可能存在暫時性上層滯水。</p><p><b>  

13、2.6不良地質現(xiàn)象</b></p><p>  經(jīng)調查未發(fā)現(xiàn)滑坡、泥石流、采空區(qū)、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p><p>  3、巖土物理力學特征</p><p>  3.1巖土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p><p>  場地巖石為砂質泥巖和砂巖,本次鉆探采取砂質泥巖和砂巖樣各5組進行了天然、飽和抗壓試驗和抗剪及變形實驗。由GB5002

14、1—2001中14.2章節(jié)公式計算如下。畢業(yè)設計論文代做平臺 《580畢業(yè)設計網(wǎng)》 是專業(yè)代做團隊 也有大量畢業(yè)設計成品提供參考 www.bysj580.com QQ3449649974</p><p>  中風化帶巖石抗壓強度試驗指標統(tǒng)計表 表3.1.1</p><p>  中風化帶巖石抗壓強度試驗指標統(tǒng)計表 表3.1.2</p><p>  中風

15、化巖石抗剪強度果統(tǒng)計表 表3.1. 3</p><p>  中風化巖石抗剪強度果統(tǒng)計表 表3.1. 4</p><p>  巖石變形試驗統(tǒng)計表 表3.1.5</p><p>  巖石變形試驗統(tǒng)計表 表3.1.6</p><p>  3.2巖體基本質量等級</p><p>  巖體中發(fā)育2組裂隙,

16、結構面結合一般,間距為0.7~2.1m,確定強風化巖體較破碎,中風化巖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確定強風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中風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別為Ⅳ級。</p><p><b>  4、工程地質評價</b></p><p><b>  4.1地震效應評價</b></p><p>  根據(jù)《中國地

17、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之圖A1及圖B1,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附錄A的劃分標準,該區(qū)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p><p>  擬建場區(qū)素填土厚度0.2~26.1m,根據(jù)實測資料反映,素為軟弱土,剪切波速平均值141m/s;下覆基巖剪切波速值為550~1009m/s,為軟質巖和巖石。</p><

18、p><b>  4.2邊坡分析評價</b></p><p>  擬建場地已基本平場,廣場建設中基本為低矮擋墻,本次勘察根據(jù)廣場布置無高邊坡,高擋墻問題,建議在建設中各低矮擋墻根據(jù)廣場建筑物的要求采用砌筑擋墻或澆筑砼擋墻支擋即可,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按前選用,要求擋墻基底埋入強風化巖石不小于1.0 m,設置逆坡為1:0.2。</p><p><b>  5、

19、地基評價</b></p><p>  5.1地基均勻性評價</p><p>  根據(jù)鉆探揭示,擬建場地內巖性主要為素填土層和下伏的砂質泥巖、砂巖層。場內人工填土厚度為0.2~26.1m,結構松散,為不均勻地基,易產(chǎn)生不均沉降。下伏巖石穩(wěn)定,巖相變化??;在揭露深度范圍內中風化基巖巖體較完整,巖體分布連續(xù)穩(wěn)定,均勻性較好。</p><p>  5.2地下水作

20、用及水土體腐蝕性評價</p><p>  5.2.1地下水的影響</p><p>  通過本次勘探,場地內未見穩(wěn)定的地下水,雨季填土中可能存在暫時性上層滯水,因此基礎施工應備足一定排水設備。</p><p>  5.2.2地下水、土腐蝕性評價</p><p>  由于場地主要為地表水,經(jīng)調查周圍無大的化工廠等污染源,經(jīng)驗判定區(qū)內地表水的類型為

21、環(huán)境類型地表水,對混凝土和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標準微腐蝕性。根據(jù)地區(qū)經(jīng)驗結合相鄰建筑情況判別, 可不考慮土體對混凝土和鋼結構的腐蝕性。</p><p>  5.3巖土承載力評價</p><p>  擬建場地平場后,主要巖土為素填土、砂質泥巖、砂巖。對各類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建議如下;</p><p>  5.3.1土體物理力學指標(經(jīng)驗值)</p><

22、p>  γ=20.0KN/m3 C=0.0Kpa 綜合內摩擦角30° </p><p>  5.3.2強風化巖體指標(經(jīng)驗值)</p><p>  砂質泥巖:fa=300Kpa, γ=23.6KN/m3 ;</p><p>  砂巖: fa=450Kpa , γ=24.5KN/m3 。</p><p>  5.3.3中

23、風化巖體力學指標(試驗所得)</p><p>  砂質泥巖: fak=7.95×0.33=2.62Mpa (地基條件系數(shù)取1.0,折減系數(shù)取0.33),σt=0.52×0.2=104Kpa;</p><p>  φ=36.32×0.9×0.95=31.05° C=2.30×0.3×0.95=656Kpa;</p&

24、gt;<p>  E=2932.30×0.7=2052.61Mpa 。 </p><p>  砂巖:fak=28.8Mpa×0.33=9.50Mpa(地基條件系數(shù)取1.0,折減系數(shù)取0.33);φ=40.51×0.9×0.95=34.64° ;</p><p>  σt=3.11×0.2=0.622Mpa; C=7

25、.56×0.3×0.95=2155Kpa;</p><p>  E=9286.1×0.7=6500Mpa 。</p><p>  5.4持力層的選擇及基礎型式建議</p><p>  據(jù)鉆探揭示,場內素填土成份復雜,結構松軟~稍密,土層厚薄不均,力學性質不均勻,不宜直接作為擬建物持力層。</p><p>  強風

26、化巖石較破碎,厚薄不均,強風化巖石承載力低,可作為次要建、構筑物的地基持力層。</p><p>  中風化巖石均勻性好,地基承載力較高,可作擬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層。各構筑物地基基礎分述如下:</p><p>  地下車庫,地坪高程321.00m,頂板高程326.0m;進車庫連接通道根據(jù)設計標高開挖后一部分路基為填土,一部分路基為基巖,填土地段應該采用強夯以滿足路基承載力要求,夯實度滿足路基設

27、計要求,基巖段可選擇基巖為路基,處理好土巖結合部位。地下車庫開挖后形成了基坑邊坡,該基坑邊坡高度為5.0m,為土巖混合邊坡,建議基坑邊坡側墻采用塊石砼擋墻或鋼筋砼擋墻支擋即可。要求擋墻基底埋入強風化巖石1.0m。車庫基底高程為321.00m,開挖后車庫底板基本為巖石基礎,可直接選擇巖石為車庫底板的持力層,對車庫四周側墻及車庫環(huán)境處理好排水工作。巖土參數(shù)按前述選用。</p><p>  連廊1,長83.0m,寬13

28、.0m,地坪高程326.00m;按設計要求,部分位于回填區(qū),部分位于開挖地段,部分基底為基巖,部分地段為填土地基。開挖段可直接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對填土地基應該采用壓實處理或換填處理后方可做基礎持力層。</p><p>  人行橋;長90.0m,橋面高程326.00m;橋下景觀湖水面高程319.00m,池底高程318.20m;該段按設計平場基本為回填地段,對人行橋基礎建議選擇中風化巖石為基礎持力層。</p

29、><p>  連廊2,長60.0m,地坪高程329.00m;該段出露基巖,三設計平場后基礎位于基巖上,可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p><p>  景觀橋1:長30.0m,寬6.0m,橋面高程320.00m,橋下景觀湖水面高程319.50m;該段基本為回填區(qū)域,填土較厚,建議該景觀橋基礎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如果選擇填土地基,建議對填土地基須進行壓實處理或換填處理。景觀橋2:長42.0m,寬3

30、.0m,橋面高程323.00m,橋下景觀湖水面高程322.50m;該段基本為回填區(qū)域,填土較厚,建議該景觀橋基礎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如果選擇填土地基,建議對填土地基須進行壓實處理或換填處理。景觀橋3:長38.0m,寬3.0m,橋面高程325.00m,橋下景觀湖水面高程324.50m;該段基本為回填區(qū)域,填土較厚,建議該景觀橋基礎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如果選擇填土地基,建議對填土地基須進行壓實處理或換填處理。景觀橋4:長31.0m,寬3

31、.0m,橋面高程329.00m,橋下景觀湖水面高程324.50m;該段基本為回填區(qū)域,填土較厚,建議該景觀橋基礎選擇基巖為基礎持力層,如果選擇填土地基,建議對填土地基須進行壓實處理或換填處理。</p><p>  對于嵌巖樁基礎,其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建議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5.3.9條公式計算,建議砂質泥巖:frk =2.62Mpa(砂質泥巖為粘土類巖石,取天然抗壓強度計算),砂巖

32、建議fa=9.52Mpa。場內局部填土較厚,應考慮樁側負摩阻力的影響,填土負摩阻力系數(shù)取0.3。</p><p><b>  5.5施工措施建議</b></p><p> ?。?)該工程基礎施工時,須避免水浸泡基坑,及時開挖、及時驗收;并按要求進行樁基檢測。</p><p> ?。?)場地室內及環(huán)境地坪處理:地表土進行壓(夯)實處理,壓(夯)實

33、系數(shù)應不小于0.94。</p><p>  (3)建議樁基開挖深度較大時,需有護壁措施。</p><p>  6、巖土工程結論與建議</p><p>  (1)通過本次勘察,查明了擬建場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未見不良地質現(xiàn)象。擬建區(qū)現(xiàn)狀場地穩(wěn)定,適宜該工程建設。</p><p>  (2)擬建場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

34、g;擬建場地土類別為Ⅱ類,為抗震一般地段。</p><p> ?。?)基坑臨時坡率值建議:素填土1:1.25,強風化巖石1:0.75,中風化巖石1:0.3。</p><p> ?。?)做好驗槽及施工管理。</p><p> ?。?)相鄰樁埋深應合符規(guī)范要求。</p><p>  (6)本次勘察主要針對廣場布置物進行鉆探勘察,無法了解建筑物細部

35、構造,對重大建筑物(人行橋,局部邊坡?lián)鯄Φ龋?,需在建設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采用補充勘察來指導施工建設。</p><p><b>  可行性研究報告</b></p><p>  在這個基坑(10米深)左邊深相距5米處在挖一個20米深基坑面積是平面4戶住房上部是50層高層,基坑從中間向向2邊挖和從2邊向中間挖這4種方法用ansys分析,評價開挖、支護寫成一個報告(包括計算的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