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p><p>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高層建筑層出不窮,安全問題越加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人員疏散作為高層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設計不當,將導致嚴重的后果。于是本文就此對高層建筑設計中人員安全疏散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作簡單介紹,具體分析了疏散設計中裝修材料不過關、人員疏散通道設計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p&
2、gt;<p> 【關鍵詞】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 </p><p><b> 1、前言 </b></p><p> 高層建筑要想發(fā)揮其完整的作用,除具備適當的功能區(qū)外,還需具備恰當的人員安全疏散設計及方案[1]。建筑物,特別是大型的高層建筑物,其的交通路線繁多且復雜,功能多種多樣,一旦設計不合理,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加上其在反映某個建筑物經濟
3、性與實用性的同時,還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問題。對此,在設計人員安全疏散的過程中,更應確保交通路線的正常流通、功能分區(qū)管理方便、設計合理以及人員疏散迅速、安全等工作。高層建筑的人員安全疏散是一項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內容,應給予高度的重視。 </p><p> 2、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p><p> 高層建筑物的交通路線正常流通、人員疏散迅速、功能分區(qū)設計合理等,除
4、了反映了某個建筑物的經濟性與實用性,還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問題。對此,在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的過程中,應優(yōu)先考慮高層建筑本身的使用特點,全面分析人員安全與建筑功能的緊密關系[2]。由于高層建筑具有層數多、疏散時間長等特點,一旦發(fā)生火災時,人們通常向熟悉的通道疏散,于是易于造成人員擁擠、場面混亂的局面,這為消防隊員的疏散工作添加一定的難度。避難設計及安全疏散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緊密相關,設計難度大,要求高,必須將其作為高層建筑安
5、全疏散設計的難點及重點之一。然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缺陷,以下給予簡單介紹。 </p><p> 3、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中存在的不足 </p><p> 3.1人員安全疏散位置的裝修材料不足 </p><p> 裝飾材料作為高層建筑裝修設計中缺一不可的部分,其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問題,因此,在選取材料時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據相關資料報道,
6、火災發(fā)生時,裝修材料是燒毀物品數量中占最多數,并且這些裝飾材料在燃燒時還會產生大量毒氣,這給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帶來很大威脅,一旦操作不當,便會導致人員毒氣身亡。而令人遺憾的是,多數設計人員在高層建筑裝修設計的過程中,并未高度重視疏散位置的選材問題,選取便宜、質量一般的材料進行裝修,給后來的火災事故留下安全隱患。 </p><p> 3.2對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的概念、標準及意義認識不足 </p>
7、<p> 首先,多數設計人員尚未全面認識到人員安全疏散的設計意義,按其的思維理解,覺得人員安全的疏散設計重點在于通過消防審批部門的檢查,一旦得到審批單位的許可后,便可隨意做作[3]。其次,設計人員對安全疏散設計的概念及標準缺少理解。例如,由于無法分清高層建筑耐火規(guī)范及等級對人員安全的關系與要求,在劃分防火分區(qū)、確定疏散樓梯形式、距離的過程中頻繁發(fā)生原則性的錯誤,甚至連疏散樓梯與普通樓梯的區(qū)別都分辨不出來,以致錯誤認為只要
8、是樓梯均可用作疏散樓梯。這種原則性的錯誤,必將引發(fā)火災事故。 </p><p> 3.3人員疏散通道設計不合理 </p><p> 在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設計的過程中,通常出現設計人員未按照規(guī)范要求設計的情況。安全疏散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通道的距離與寬度、安全出入口的寬度與數量等。當前我國高層建筑所實施的規(guī)范均是以百人標準為指標,然而在滿足百人標準過后,部分建筑工程卻在實踐中忽略了
9、其他方面,導致安全通道設計不完整,留下安全隱患。因此,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應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預防及控制,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fā)生。 </p><p> 4、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的若干措施 </p><p> 4.1安全疏散出口的合理設計 </p><p> 火災發(fā)生時,人們便會產生恐懼心理,出現情緒不穩(wěn)、失去理智等現象,其通常喜歡往熟悉的通道疏散。若疏散中遭遇
10、困難,人員便會東跑西跑,盲目行動,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對此,設計人員在設計安全疏散出口的過程中應合理布置,確保人員向多個方向疏散,從防火分區(qū)或者主體建筑的兩端設置安全疏散出口,以便人員能快捷撤離事故現場。另外,也要在高層建筑的內部設置多個疏散出口,防止設計疏散出口成袋狀型,原因在于袋狀型僅有一個出口,若火勢封住出口,人員將難以撤離,不利于人員的安全疏散。最后,疏散出口應布置均勻,要求具備不同方向路線的出入通道,要求高層建筑的樓梯與樓
11、梯之間距離超過五米。 </p><p> 4.2制定合理的防火安全疏散方案 </p><p> 對于高層的建筑物,就其本身的特點而決定了火災發(fā)生時,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安排所有人員緊急撤離,這種根本不符合實際[4]。對此,我國要求高層建筑的管理者要對各自管理的區(qū)域具有預見火災危險的意識,并且依據建筑本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防火安全疏散方案,確定疏散人員及轉移貴重物品與危險物品等措
12、施。唯有如此,才能在發(fā)生火災時做好初期的撲救工作,確保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p><p> 4.3防火門的合理設置 </p><p> 在設置防火門的過程中,不但要確保防火門的價格及外觀,還要重視其的質量,確保防火門的耐火極限達到標準。多數高層建筑為追求美感,使用木質門作為防火門,這更加加快物品的燃燒,不利于防火。對此,重視防火門的防火、放煙功能十分必要
13、,要求雙扇防火門必須具備按順序關門、關門嚴緊,使其真正發(fā)揮防煙、防火的作用。與此同時,注意防火門的開門角度及寬度要與閉門力度相適應,做好疏散出口防煙系統的審核,保證其的通風效果。 </p><p> 4.4避難層的合理設計 </p><p> 避難層作為高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的設計合理與否非常關鍵。合理設計避難層,不但能確保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而且還能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若在高
14、層建筑物中人員過于集中,則不利于疏散,對此,對于高出26層的建筑物,應設計避難層。其在節(jié)約資源投資的同時,還能確保人員的健康安全[5]。通常情況下,高于一百米的建筑物均應設置避難層。依照實際生活中消防車的作業(yè)情況來看,消防車的作業(yè)高度最多為31至46米,對此,從地面算起,每10至15層就該設計1個避難層。一般而言,大部分避難層均是和設置層相結合,在集中布置管道、設備以及采用耐火性高于1小時的護墻圍住的同時,還要給人員足夠的停留面積。 &
15、lt;/p><p><b> 5、結束語 </b></p><p> 總而言之,不管發(fā)生何種事故,減少人員傷亡才是最關鍵的。近些年來,人們越加重視人員的安全疏散問題,但由于高層建筑的不斷出現,其功能的繁多且復雜,以致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尤其是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設計的發(fā)展問題,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探討。相信只有認真分析以上的問題,并采取上述合理設計避難層、合理設計防
16、火門、制定合理的防火安全疏散方案等措施,才能確保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問題,從而也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p><p><b> 參考文獻: </b></p><p> [1]任彤,駱志宏,葉一帆.對高層建筑內部疏散設計的幾點體會[J].消防科學與技術. 2008(06):102-105 </p><p> [2]馬偉,孫旋,劉全義,吳
17、建松,馬鑫.應急避難區(qū)對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影響[J].建筑科學.2011(09):56-58 </p><p> [3]袁建平,方正,尹作成,盧兆明.建筑物火災時人員疏散的網絡網格復合模型[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09(02):789-790 </p><p> [4]張良,吳農,馬宏偉,陳新.建筑火災下人員疏散行為的分析與環(huán)境的仿真模擬[J].安防科技.2009(11)2:13
18、-125 </p><p> [5]陶品莊,殷新,周云.突破高層建筑防火救災逃生難點的客觀要求與迫切性闡介[J].今日科苑.2012(18):456-458 </p><p><b> 作者簡介: </b></p><p> 姓名:馮蕾,出生年月:1975 1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省鄭州市,學歷: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談現代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
- 淺談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設計
- 高層建筑火災時的人員安全疏散研究(1)
- 高層建筑火災時的人員安全疏散研究.pdf
- 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安全疏散設計
- 淺論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問題
- “9.11”后的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設計
- 高層建筑火災煙氣蔓延與人員安全疏散研究.pdf
- 高層建筑火災人員疏散問題研究.pdf
- 高層建筑疏散設計問題分析
-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分析.pdf
- 高層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方法
- 淺議高層建筑的防火疏散設計
- 高層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疏散新技術
- 論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重要分析
- 淺談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高層建筑的安全防火與疏散措施
- 高層建筑安全疏散及逃生方法 (2)
- 淺談高層建筑地基設計
- 淺談高層建筑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