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yè)賦稅思想變革及借鑒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中國古代農業(yè)賦稅思想變革及借鑒</p><p>  【摘要】我國古代社會形成了一整套適合封建國家的農業(yè)賦稅制度,維護了封建國家的統(tǒng)治,同時對促進當時社會生產的發(fā)展也曾起過一定的作用。文章對我國古代的主要農業(yè)賦稅思想進行了分析,并對今天的農業(yè)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p><p>  【關鍵詞】賦稅制度,征收,思想 </p><p>  在中國古代,

2、賦稅泛指國家對農、工、商、礦業(yè)等生產部門征收的款項或實物。但由于我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農業(yè)賦稅也就成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從狹義上講,可以把古代的賦稅理解為直接由農業(yè)部門繳納的農業(yè)賦稅。正確理解我國古代農業(yè)賦稅管理思想及其演變過程,不僅對于理解我國古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今天我們新一輪改革開放,對于我們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p><p>  一、我國古代農

3、業(yè)賦稅思想的產生和發(fā)展 </p><p>  稅收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按照經濟學的定義:“賦稅”指的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活動。體現國家同社會集團、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關系?!痹谖覈钤缧纬傻亩愂站褪寝r業(yè)賦稅。早在《尚書-禹貢》就第一次記載地方向國家繳納貢稅,而《周禮》則第一次記載古代財務行政機構及官員的職責范圍。秦代確立的國家封建租稅制度延續(xù)了一千多年。 </p>

4、;<p>  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就形成了一定的賦稅理論體系。管仲的思想可以用兩方面來概括。其一,征稅要隱蔽。管子說:“夫民者親信而死刑,海內皆然;民予則喜,奪則怒,人情皆然,先王知其然,顧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边@也就是說,政府收稅應盡量不露行跡,而不是光明正大地拿,使老百姓沒有被剝奪的感覺,相反,當君王給老百姓施恩惠時則要讓他們知道,使他們感激于心。 </p><p>  其二,就是“輕賦稅,

5、薄徭役”思想,這成為中國歷史上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賦稅思想??鬃釉校骸笆┒骰菀?,用民力要平,收租稅要輕?!惫茏又鲝垼骸跋嗟厮フ?,則民不移”荀子則將“輕田野之爭,省刀布之斂,罕興力役,無奪農時”,作為富國之術。孟子進一步主張:“王應施政于民,省刑罰,薄徭役”。相反,法家的重稅導致了秦朝的滅亡。從唐代中期的“兩稅法”,明朝中后期的“一條鞭法”到清朝前期的“攤丁入畝”等縱觀中國一千多年的賦稅思想,“輕徭役,薄賦稅”作為指導思想一直為各封建王朝所

6、推崇。 </p><p>  二、我國古代農業(yè)賦稅的征收標準 </p><p>  我國農業(yè)賦稅制度起源很早,“自虞夏時,貢賦備矣”。孟子說:“夏后氏五十(畝)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貢、助、徹是夏、商、周三代不同的賦稅制。所謂“五十”、“七十”、“百畝”是一個約數,是分派給每個家庭所能耕種的田畝數?!捌鋵嵔允惨灰印?,即按土地年產量的十分之一征收賦稅,這個十分之一

7、賦稅額是“校數歲之中以為常”,是以若干年的平均產量為標準的??梢钥闯?,孟子是贊成什一稅的。不僅如此,孟子還反對任何其他的稅率形式,他說:“欲輕之于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p><p>  到了西漢,董仲舒提出“古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民財內足以養(yǎng)老盡孝,外足以事上共稅,下足以畜妻子極愛,故民說從上?!笨梢姡偈娴乃枷牒兔献右幻}相承,都主張實行什

8、一稅。但到了東漢,就有人對孟子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仲長統(tǒng)說:“斛取一斗,未為甚多”,他主張:“不循古法,規(guī)為輕稅”。針對孟子提出的什一稅,他責問說:“二十稅一,名之曰貉,況三十稅一乎?”宋代葉適指出古代租稅并非都如儒家所說是按十分之一征收,而是按情況而定,以靈活、多變的稅率征收的,他說:“又載師言,‘任地國宅無征,園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遠郊二十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惟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蓋視其所任勞逸,獲利厚薄而為之多少

9、,亦無定法,此司徒之正文也?!辈⑦M一步指出,“儒者爭言古稅法必出于什一,又貢、助、徹之異,而其實皆不過十一,夫以司徒教養(yǎng)其民,起居衣食,待官而具;吉兇生死,無不與偕;則取之或不止于十一,固非為過也。后世芻狗百姓,不教不養(yǎng),貧富憂樂,茫然不知,直因其自有而遂取之,則止于十一而已,不勝其過矣,亦豈得為中正哉!況合天下奉一君,地大稅廣,上無前代封建之煩,下無近世養(yǎng)兵之眾,則足</p><p>  明清時代,更多的人對什

10、一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黃宗羲認為什一稅只是井田制下的一種輕稅措施,,并不適合后世的社會狀況,他說:“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養(yǎng)民,使民自養(yǎng),又從而賦之,雖三十而稅一,較之于古亦未嘗為輕也。”為此,他提出:“有王者起,必當從定天下之賦”,三十而稅一,才“合乎古法”。王夫之也批評什一稅是“至不仁之言”,并且指出:“論者不提三代圣王因時補救不得已之心,而猶曰什一取民,寓兵于農之可行于今也,不仁而不智,學焉而不思,亦忍矣哉!” <

11、;/p><p>  三、我國古代農業(yè)賦稅思想對當今的借鑒意義 </p><p>  從我國農業(yè)賦稅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我國古代農業(yè)賦稅思想包含兩個方面,一就是征收的標準,相當于我們今天的稅率,二就是征收的依據,也就是原因。在我國歷史上,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往往采取“輕徭薄賦”的辦法與民休養(yǎng)。我們可以看出,凡是統(tǒng)治階級體恤民情的時候,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人民安居樂業(yè)。所以,任何時候都不

12、能忽視農業(yè)的地位。 </p><p>  對于我們今天來說,我們能否抓住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期,能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們是否重視了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及一系列惠農政策的頒布實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把農業(yè)作為黨和國家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zhàn)略意圖。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取消了農業(yè)稅,取消了延續(xù)幾千年的交皇糧政策,為農業(yè)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激

13、發(fā)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業(yè)的較快發(fā)展。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首先要徹底禁止農村中的各種亂收費。其次,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國家要增加對農業(yè)的投入,推動農業(yè)走科技化的道路,實現農業(yè)現代化。 </p><p><b>  參考文獻: </b></p><p>  [1]葉世昌:《中國古代經濟管理思想》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