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鼻炎年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應性鼻炎(定義),變應性鼻炎,又稱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為機體對某些變應原(亦稱過敏原)敏感性增高而發(fā)生在鼻腔粘膜的變態(tài)反應,也是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有時和支氣管哮喘同時存在。,臨床上分為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和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即花粉癥)兩種類型。,變應性鼻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發(fā)病特點:呈陣發(fā)性和突然發(fā)作,起得快,好得也快,好后如常人,早晚為常發(fā)時間。,

2、檢查:鼻腔粘膜蒼白或灰淡、水腫。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變應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青少年。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秋冬氣候改變時多見,或在氣候突變和異氣、異味刺激時發(fā)作。變應性鼻炎屬于中醫(yī)的“鼻鼽”、“鼽嚏”范疇。,[中醫(yī)病因病機],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原因有二:一、內因:臟腑功能失調,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虛損;二、外因:風寒、異氣之邪侵襲鼻竅而致病。本病的發(fā)生是外因與內因

3、合而為患,機體的內因為本,外因為標,臨床上以虛證表現(xiàn)居多。,,1、肺氣虛弱,感受風寒 鼻鼽患者素體肺氣虧虛,肺主氣,開竅于鼻,外合皮毛,衛(wèi)表不固,腠理疏松,風寒之邪乘虛而入,邪正相爭,驅邪外出而鼻癢噴嚏;寒邪遏肺,肺失通調,清肅無權,氣不攝津,故鼻竅不通,水濕停聚,泛而清涕漣漣,鼻內肌膜腫脹蒼白。2、肺脾氣虛,水濕犯鼻 肺氣的充實,有賴于脾氣的運化、輸布和腎氣的攝納,脾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虛則諸臟氣亦虛,若脾氣虛弱,納運

4、失職,濕濁內停,同時,肺氣無以充養(yǎng),肺失宣降,津液停聚,致寒濕久凝鼻竅,出現(xiàn)鼻塞、噴嚏,清涕不止。,3、腎元虧虛,肺失溫煦 腎主納氣,為氣之根,又主命門之火,腎水充盛,吸入之氣才能經過肺的肅降,下納于腎,若腎元虧虛,攝納無權,氣不歸元,陽氣易于耗散,風邪得以內侵致病,同時腎虛則不能溫養(yǎng)脾肺,可致鼽嚏。因此,本病雖表現(xiàn)在肺,其病理變化與脾腎關系密切。,肺氣虛弱,衛(wèi)表不固—風寒、異氣襲肺—其竅不利脾氣虛弱

5、 無以充養(yǎng) 氣虛—肺失宣降,津液停聚鼻竅 肺 鼻鼽 攝納無權 失溫養(yǎng)—陽氣易于耗散,上越鼻竅 腎氣虛,,,,,,,,[病

6、因和發(fā)病機制],西醫(yī)認為變應性鼻炎發(fā)生的因素有三種:一、遺傳因素 有變態(tài)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族多有哮喘、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二、鼻粘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產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粘膜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而定。,,三、抗原物質 刺激機體產生IgE 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該物質為產生變應性鼻炎的重要因素,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粘膜便與相應的 IgE 結合而引起變態(tài)反應。引

7、起本病的變應原按進入人體的方式分為吸入性和食物性兩大類: 1、吸入性變應原 通過呼吸吸入鼻腔,此類變應原多懸浮于空氣中,如屋塵、螨、昆蟲、動物的羽毛或皮屑、花粉、真菌,某些工業(yè)性或農業(yè)性粉塵如棉絮、面粉等。 2、食入性變應原 指由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癥狀的變應原物質,如牛奶、蛋類、魚蝦、肉類、水果等。,吸入性變應原,食入性變應原,發(fā)病機理,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機制實際上是由IgE介導的鼻粘膜的I型變態(tài)反應。變應原經呼吸道

8、進入人體,一部分被機體代謝所排除,另一部分被吞噬細胞所吞噬,將處理過的抗原特性傳遞到B細胞,刺激B淋巴細胞變?yōu)闈{細胞,后者產生特異性IgE抗體。IgE經血液到達鼻粘膜,以其Fc段附著于鼻粘膜中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的細胞膜上,使鼻粘膜處于致敏狀態(tài)。,,當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粘膜時,與IgE抗體的Fab段結合,并使相鄰的IgE發(fā)生橋連(bridging),結果使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細胞膜結構發(fā)生一系列變異,使之脫顆粒,從被排出的顆粒中和細胞內

9、釋放出多種化學介質,主要為組織胺、激肽、白細胞三烯、嗜酸細胞趨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這些介質通過它們各自在鼻粘膜血管壁、腺體和神經末梢上的受體,使小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增加,炎性細胞浸潤(以嗜酸細胞為主),組織水腫,神經末梢興奮性增強等。機體處于發(fā)敏狀態(tài),上述病理變化即可導致相應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病理]基本病理為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和腺體分泌增加,以及嗜酸粒細胞浸潤等。,[臨床表現(xiàn)]一、癥狀 (一)陣發(fā)性

10、鼻癢和打噴嚏:鼻內奇癢多突然發(fā)生,繼之連續(xù)不斷地打噴嚏。 (二)鼻塞:發(fā)作期間多為雙側,持續(xù)性,輕重程度不一;接觸過敏原數(shù)量少,時間短,則鼻塞可為單側、交替性、間歇性。,,(三)鼻流清涕:為大量清水樣鼻涕,有時可不自覺從鼻孔滴下,初起可能少而稠,在發(fā)作高潮則多而稀,恢復期又呈少而稠,若有繼發(fā)感染則呈粘液膿性。(四)嗅覺減退:因鼻粘膜水腫,含氣味分子不能到達嗅區(qū),或因嗅覺粘膜水腫,功能減退所致,多為暫時性,也可因病變嚴重或屢發(fā)而致

11、永久性失嗅。(五)發(fā)作期可伴暫時性耳鳴、聽力減退、頭痛,或伴有其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相應癥狀(如哮喘、蕁麻疹等)。,二、體征 在發(fā)作時鼻尖周圍皮膚潮紅,鼻前庭有大量清水樣鼻涕積聚,鼻粘膜明顯蒼白水腫或呈淡灰色。,三、常見并發(fā)癥 變應性鼻炎常見的并發(fā)癥有鼻出血、變態(tài)反應性鼻竇炎、咽喉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中耳炎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一、鼻腔分泌物細胞學檢查 發(fā)作期間鼻腔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見嗜酸粒細胞增

12、多,若有繼發(fā)感染則嗜中性粒細胞增多。鼻粘膜表面刮取物中尚可見到較多的肥大細胞。二、血常規(guī)檢查 白細胞分類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三、特殊檢查 包括確定過敏原,以及免疫學方面的檢查。 1、皮膚試驗:將常見變應原制成浸液,用皮內、劃痕、點刺或貼敷,如局部出現(xiàn)風團、紅暈及偽足者為陽性反應。,,2、 激發(fā)試驗:將可疑的變應原吸入或滴入鼻粘膜內或眼結膜內,很快激發(fā)變應性鼻炎的癥狀。 3、特異性IgE抗體檢測:采用放射免疫或

13、酶聯(lián)免疫技術,測定特異性IgE抗體。目前多用于實驗室研究。,[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診斷(一)詳詢病史 1.尋找可疑過敏原,詢問病人接觸某種吸入物、食物、藥物及環(huán)境變化等剌激因素與疾病發(fā)作的關系;2.疾病的發(fā)作與季節(jié)的關系;3.家族中有無同樣發(fā)作病史;4.有否其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相應癥狀;5.有否可能成為病灶的慢性疾病如鼻、牙齒、肝、腎等慢性疾患;6.常年性者,易在打掃房屋、整理被褥、聞到霉味等情況時發(fā)作?;ǚ郯Y則在花粉播粉期發(fā)作,

14、花期一過,不治自愈。,,(二)臨床表現(xiàn) 典型病人有上述主要癥狀及鼻部檢查所見,其特點是癥狀及體征起止較快,多呈陣發(fā)性,發(fā)作快,消退也快。(三)鼻分泌物涂片查嗜酸粒細胞或周圍血片直接計數(shù)嗜酸粒細胞,對診斷有重要的意義。 (四)特殊檢查 通過皮膚試驗,鼻腔激惹試驗,鼻腔分泌物及血清的IgE抗體測定,可能找到過敏原。,二、鑒別診斷,(一)血管運動性鼻炎  與神經支配的失調有關,導致血管舒縮反應的異常改變,主要癥狀為間歇性或完全鼻塞,雖有清

15、涕,但分泌物較粘稠,鼻分泌物嗜酸細胞檢查為陰性。,,(二)急性鼻炎 以鼻塞涕多為主癥,鼻癢、噴嚏程度較輕,且伴有發(fā)熱、肌肉酸痛無力等全身癥狀,鼻粘膜充血腫脹。(三)嗜酸細胞增多性非變應性鼻炎(ENR)  目前未查明原因,認為多與氣溫、濕度變化、氣味、煙霧等非特異性刺激有關,發(fā)作性發(fā)病,無癥狀的間歇期較長,但容易發(fā)作,臨床癥狀和體征與過敏性鼻炎相似,本病特點為鼻粘膜嗜酸性細胞浸潤。,,變應性鼻炎 血管運動性鼻炎 急性鼻炎

16、 ENR 病因 特異性致敏物 無特異性 病毒或繼發(fā)細菌感染 不明發(fā)病機理 IgE介導 血管擴張滲出 急性炎癥反應,中性粒細胞浸潤 嗜酸細胞浸潤

17、 發(fā)病規(guī)律 季節(jié)性或長年性 物理、化學、冷熱 無 氣候溫度等非特 癥狀發(fā)作 可誘發(fā)癥狀發(fā)作 異性刺激有關 癥狀 鼻癢噴嚏,多有 鼻癢噴嚏,常無

18、 鼻塞涕多,多伴發(fā) 鼻癢、噴 眼癢 眼癢 熱肌肉酸痛無力等 嚏、流涕鼻粘膜改變蒼白水腫,可有 慢性充血 充血腫脹 蒼白水腫,但程度 息肉樣變 較輕 鼻

19、分泌物檢查 嗜酸粒細胞較多 肥大細胞較多 多量中性粒細胞 大 量 嗜酸粒細胞血清IgE 升高 正常 正常

20、 正常皮膚試驗 陽性 陰性 陰性 陰性抗組胺治療 有效 不定 不定 無效皮質類固醇治療顯效 不定

21、 無效 顯效,,,,,[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病因病機歸納突出一個“虛”字,主要由于肺脾腎三臟虛損,加上風寒、異氣所致,因此,去除病因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方法。中醫(yī)主要以補肺、益氣、固表、健脾、溫腎為治療大法,根據(jù)不同分型辨證施治。西醫(yī)主要使用抗組織胺藥、皮質激素類及免疫學療法。應視病情變化,在發(fā)作期,可適當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一、中醫(yī)治療(一)、辨證論治,鼻鼽的治療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22、或標本兼治的原則,治標以祛邪止涕通竅為主,治本以益氣補肺、健脾溫腎為主。1.肺氣虛弱 感受風寒證候特點: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風寒便發(fā)作。全身見面色#白,氣短,動則易汗,見風就怕冷。檢查見鼻腔粘膜蒼白水腫,雙下鼻甲尤甚,鼻內清稀分泌物,患者平素易感冒,舌質淡,舌苔白,脈虛弱。 治法:溫肺固表、祛風通竅。 方藥: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加減。,黃芪30g,白術15g,防風9g,白芷10g,辛夷15g,蒼耳子10

23、g,石菖蒲10g,五味子9g,大棗15g,細辛3g,炙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2.肺脾氣虛 水濕泛鼻證候特點:除打噴嚏流清鼻涕外,鼻塞較嚴重,伴前額頭重,或眉心墜痛感,鼻腔粘膜水腫明顯,或鼻甲息肉樣變,或中鼻道息肉,嗅覺減退,神疲氣短,畏寒,肢重腹脹,納呆便溏,舌胖淡紅有齒印,苔白膩,脈濡弱。 治法:健脾補氣,化濕通竅。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味。 黃芪20g、白術12g、陳皮6g、辛夷15g、黨參20g

24、、柴胡6g、桂枝10g、白芍10g、細辛3g、麻黃5g、五味子10g、炙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3.腎元虧虛 肺失溫煦 證候特點:鼻塞噴嚏流清稀涕,形寒怕冷,手足不溫,每感肩背部有些涼意就會發(fā)作,伴頭暈耳鳴,夜來多尿,或陽痿早泄,或五心煩熱。檢查可見雙下鼻甲腫脹,粘膜灰淡或淡暗紅,分泌物清稀如水,舌質淡紅,苔白潤,脈細弱。 治法:溫腎壯陽,補肺止涕。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玉屏風散加減。熟地黃20g,熟

25、附子9g,桂枝10g,山藥20g,澤瀉10g,山茱萸12g,茯苓20g,黃芪15g,白術10g, 防風10g,辛夷15g,炙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4.脾虛痰阻,證候特點:鼻塞較甚,清涕多,鼻癢不適,查見鼻粘膜腫脹較甚,患者頭重肢困,胸脘滿悶,痰多粘白,納呆,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滑。治法:健脾祛痰 化濁通竅方藥:六君子湯合蒼耳子散加味。 黨參20g,白術10g,茯苓20g,陳皮6g,法半夏12g,炙甘草6g,辛夷

26、15g,蒼耳子15g,白芷10g,紫菀15g,山藥20g,每日一劑,水煎服。,(二)外治療法,1.吹鼻:主要用辛溫通竅、行氣活血的藥物粉劑吹鼻內,如碧云散、鵝不食草粉或蓽菝適量,研末,每用少許吹鼻內,每日3-4次。2.滴鼻:用芳香通竅的藥物滴鼻,如滴鼻靈、麻苯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3.藥膏涂鼻:用鵝不食草干粉加入凡士林,制成藥膏,涂入鼻腔,每日2-3次。,(三)中醫(yī)其他療法,1、針刺療法:以近部取穴與遠端取穴、循經取穴相配合為

27、原則,達到運經調氣,宣通肺竅的作用,每次選主穴及配穴各1~2穴,每天針刺1次,7~10天為一療程,手法以捻轉補法為主。主穴:迎香、上星、風池、風府。配穴:合谷、百會、陽白、攢竹、脾俞、腎俞、足三里等。2、灸法:用艾條懸灸穴位,以溫通經絡,宣通鼻竅。每次選主穴及配穴各1~2穴。懸灸20分鐘,7~10天為一療程。主穴:百會、上星、印堂。 配穴:膏盲、命門、肺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等穴。,,3、穴位注射法 藥物:參附注射液

28、,或當歸注射液、VitB1、VitB12等。 方法:取足三里、肺俞、腎俞,或迎香、合谷、三陰交、脾俞,用5號短針頭垂直刺入穴位至有麻脹感,回抽無血則每穴注入藥液1ml,每天1次,每次選取2個穴位,輪流使用,10次為一療程,起到宣肺補氣,溫通鼻竅的作用。4、下鼻甲注射法 藥物:人參注射液。 方法:用1%地卡因棉片貼附於雙下鼻甲10分鐘作粘膜表面麻醉,取6號長針頭沿下鼻甲內下緣直剌至后端,然后邊退針邊把藥液注入,每

29、側2毫升,每周一次,5次為一療程。適于肺脾氣虛型鼻鼽,鼻粘膜腫脹較甚者。,,5、貼敷法 本法是通過藥物對局部的剌激作用,可達到溫通經絡,調節(jié)臟腑間的陰陽平衡,穩(wěn)定體內調節(jié)系統(tǒng),改善過敏體質以治本,具有簡便有效、無副作用和長期使用的優(yōu)點。我院采用白芥子、細辛、甘遂,按5:3:2之用量共研細末,姜汁調制成直徑1cm的藥餅,每年于三伏天用膠布固定貼敷于雙側肺俞、風門、大杼、膏盲、腎俞、脾俞穴,每次選3穴,交替使用,每次貼1~3小時除去

30、。平時不是三伏天也可以貼。,,6、耳穴療法 將王不留行籽在75%酒精中泡浸半小時,消毒后涼干瓶裝,用時取膠布粘貼于耳部相應穴位上,保留3~5天,每天自行按壓3~5次,每次按至有熱感為度。穴位可取內鼻、外鼻、雙肺、交感、腎、皮質下等,每周一次,每五次為一療程。 7、按摩法 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前各進行一次,首先雙手擦熱,上下摩擦腰骶部兩腎及命門間約200次,再以雙手拇指掌側摩擦雙迎香穴約2分鐘,使局部有發(fā)熱感.。,二、西醫(yī)

31、治療,變應性鼻炎是因過敏原所致鼻粘膜的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治療目的主要是去除過敏原,抑制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西醫(yī)治療具體因人而異,有些患者需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綜合療法。(一)避免療法  對于已明確的變應原,應盡可能脫離接觸?;ǚ郯Y患者,在花粉播散期應減少戶外活動,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環(huán)境,斷養(yǎng)貓狗、花鳥,撤換地毯、羽毛褥墊,室內通風及減少灰塵等措施皆有裨益。,,(二)藥物療法 變應性鼻炎可選用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敏迪、仙特敏、開

32、瑞坦、恩理思等口服及減充血劑如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劑或必通、諾通等噴鼻劑。發(fā)作期癥狀嚴重者可配合皮質激素類,可選用地塞米松口服或注射劑靜脈注射或滴注,或康寧克通雙下鼻甲注射或肌肉注射。,,,(三)特異性免疫療法,1、常年性減敏注射 根據(jù)皮試結果確定起始濃度后,初次從0.1ml開始,每2~3天注射一次,依次遞增,每10次為一療程,每一療程為一個濃度。注射次數(shù)從每周兩次逐步延至每周一次,每兩周一次或每月一次。該種注射方法的優(yōu)點是安全,很少發(fā)生

33、全身反應,療效穩(wěn)定且持久。缺點是所需時間較長,給患者帶來不便。,,2、快速減敏注射  該法是于短時間內即達到維持劑量。此法優(yōu)點是方便患者,療效顯著。但經常發(fā)生一定的局部反應(注射局部腫、癢)和全身性反應(鼻炎癥狀,胸悶或哮喘)是其不足,故應在有經驗醫(yī)師密切觀察下進行。 3、季節(jié)前減敏注射 主要適用于季節(jié)性鼻炎。在花粉期前3個月開始減敏注射,但注射次數(shù)須增加,使之于花粉期時達到足夠濃度。花粉期過后可停止注射。此法療效評價不一。,(四)

34、外科療法,鼻變態(tài)反應時副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切斷鼻腔副交感神經供給,可降低其活性,這類手術有: (1)鼻中隔粘膜下矯正術 適用于鼻中隔偏曲的病人,鑿除骨嵴或棘,改善鼻腔呼吸功能,且通過手術,可破壞鼻中隔前上方粘膜下副交感神經纖維,以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 (2)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術及下鼻甲粘膜下切除術 下鼻甲粘膜下存在有豐富的膽堿能微神經節(jié)細胞,術后亦可改善鼻呼吸功能,降低膽堿能神經的興奮性,使血管舒張減輕,腺體分泌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