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編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編制,一、編制的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九條規(guī)定:“煤礦企業(yè)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修改。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由礦長負責組織落實?!?二、目的和意義,(一)、貫徹執(zhí)行預防為主和防治結合的原則,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可能發(fā)生的災害,保障礦井的安全生產。 (二)、預先做好準備,在預防事故無效的情況下,以便能及時采取措施,消滅已經發(fā)生的事故,或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迅速搶救受災遇難人員,以減輕事故造

2、成的損失。,三、計劃的內容,(一)根據各自礦井的地質自然條件,結合以往的經驗,列出可能發(fā)生的各類災害事故(水、火噴、突、沖、冒)的征兆、預兆、特點。 1 瓦斯噴出的預兆 煤巖層中大量承壓狀態(tài)的瓦斯,從可見的煤、巖裂隙中快速噴出的現象叫做瓦斯噴出。其預兆有:風流中瓦斯?jié)舛仍龃蠡蚝龃蠛鲂?,并有嘶嘶的噴出聲,頂底板來壓的轟鳴聲,煤層變潮變軟等。,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1)有聲預兆:發(fā)出悶雷聲、爆竹聲、嗡嗡聲等煤炮聲響;個別突出前出現

3、還出現滲水聲和其他聲響。(2)煤層結構變化預兆::煤層層理紊亂、出現軟分層變化、煤變松軟、煤變暗無光澤,煤干燥、易粉碎或煤層傾角變大,煤層厚度發(fā)生變化等。(3)地壓方面的預兆:工作面壓力增大,支架來壓,掉碴、片幫、煤壁外鼓等;(4)瓦斯方面:涌出量增大或瓦斯?jié)舛群龃蠛鲂?,打鉆時夾鉆、頂鉆、噴孔及裝藥時頂炮等;(5)其他方面:溫度下降、空氣變冷、煤壁發(fā)涼、氣味異常、煤塵增多等。 。,煤層自燃發(fā)火的預兆⑴煤的氧化初期生成水,往往

4、使巷道內空氣溫度增加,出現霧氣或巷道壁“出汗”。⑵煤在從自熱到自燃過程中,氧化產物有各種碳氫化合物,在井下可以聞到煤油味、汽油味、松節(jié)油味等。⑶從煤層自燃地點流出的水和空氣,其溫度較通常高。⑷人體有不舒服感,如頭痛、悶熱、精神困乏等。⑸空氣中出現少量的霧氣。,4、透水預兆⑴采、掘工作面掛紅、掛汗;⑵空氣變冷,出現霧氣;⑶聽到“嘶嘶”的水叫聲;⑷頂板淋水加大;⑸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現象;⑹水色發(fā)渾,有

5、嗅味;(7)煤塵發(fā)潮變軟。,5、大面積冒頂的預兆(1)頂板壓力急劇增大,發(fā)出煤炮、悶雷聲,支柱下縮鉆底,個別支架出現斷梁折柱現象;(2)頂板出現離層、裂隙張開。(3)頂板出現斷裂、掉渣、下沉,煤壁出現片幫并逐步加??;(4)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5)頂板淋水量明顯增加等,6、沖擊地壓預兆 沖擊地壓發(fā)生之前,煤巖層(頂底板)向采場或巷道運動加劇,頂板巖層斷裂聲加劇,有板炮聲,老塘有雷聲,頂板下沉,煤壁片幫,有煤炮聲,打煤

6、層眼時掐鉆,支柱折斷,采面和巷道壓力顯現明顯。,(二)生產布局情況及接續(xù),(三)安排礦井安技措工程計劃,制定安技措計劃的原則是著重解決職工安全和健康,要從改善勞動條件的根本途徑著眼,如改革工藝設備、原材料、開展技術革新、采用新技術等方面,列出本年度內必須投入的安技措工程計劃,落實資金和責任單位(責任單位人),明確開工日期、峻工的日期、驗收時間。,(四)各類災害事故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井巷修護、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

7、出、小眼儲煤井、運輸、放炮等方面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1、瓦斯事故的預防措施,(1)防止瓦斯積聚(2)防止引燃、引爆瓦斯(3)防止瓦斯事故的擴大,2、煤與瓦斯突出的預防措施 (1)突出預測(2)防突措施(3)效果檢驗(4)安全防護措施,3、煤塵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1)完善防塵系統(tǒng)(2)配齊防塵設施(3)落實綜合防塵措施,4、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1)井下杜絕非生產性火源,嚴格控制生產性火源。(2)

8、按規(guī)定建立完善井下消防材料庫,井下各地點按規(guī)定配備足夠的消防用品。(3)井下各掘進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兩道均按規(guī)定配備消防水頭及消防水龍帶一套。(4)完善井下消防灑水系統(tǒng)和防滅火注漿系統(tǒng)。(5)選擇合理的開采方式、方法,減少老塘遺炭和漏風;加快工作面推進度。(6)及時封閉通往采空區(qū)的巷道和已結束的采區(qū)。(7)加強防火檢查與分析(8)嚴格控制易燃物品的使用,5、礦井水災預防措施1、掌握本區(qū)的水文地質情況,建立相關的臺帳、圖紙

9、、記錄應齊全,及時填繪。2、做好礦井水災的預測、預報,力求及時、準確、全面。3、根據礦井生產接續(xù),有針對性地編制礦井防治水專門措施,現場嚴格落實兌現。4、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采用多種方法,綜合治理水災隱患。5、合理開采順序,不留水害隱患,完善礦井排水系統(tǒng)。,6、頂板事故預防措施(1)合理選擇支護方式和材料,保證足夠的支護強度,杜絕各類空頂作業(yè)。(2)加強工作面周期來壓的觀測,總結頂板來壓規(guī)

10、律,在周期來壓之前采取必要的特殊支護措施。(3)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的檢測。(4)各掘進工作面必須加強掘進迎頭的臨時支護和整體加固。(5)堅持 敲幫問頂制度。,,7、井巷修護災害預防措施(1)加強各類巷道特別是采區(qū)兩道、三四角門和受采動影響的巷道的檢查,對壓力大、頂板破碎、穿頂枇子腐朽、漏頂、折幫、漿體脫落、斷梁折柱的巷道,及時套棚或打錨修護,控制其范圍的擴大。(2)井巷修護工作必須現場會審,制定專門措施,由外向里逐棚進行修護

11、,修護時,嚴禁人員進入失修區(qū)作業(yè)。(3)傾斜巷道維修時,必須停止行車。撤換支架或打錨時必須從上向下逐棚或逐排進行。(4)井巷拆除回收時,必須有專業(yè)人員會審,制定措施,并將沿途失修巷道修護完后,方可由里向外逐棚回收。,(五)重大事故的應急預案,1、總的原則: 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把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小,將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特點:安全、迅速、有效。,2、各類事故的應變措施。,A、水災

12、事故應變措施1、井下一旦發(fā)生水災事故,立即撤出受水災威脅地區(qū)的人員,及時匯報調度室。對水量大危害程度嚴重的水災事故,要迅速通知井下人員全部上井,并清點人數。2、技術中心迅速分析,查清水源,測量水量大小。并協(xié)助制定事故處理計劃及措施。3、及時關閉水閘門,加大井下排水能力,迅速追水,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井下主要泵房、水倉的積水排凈。,B、頂板事故應變措施1、在冒頂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要弄清冒頂的準確位置、頂板來壓穩(wěn)定與否、冒落高度及

13、范圍等情況,及時匯報調度室;同時組織有關人員加固冒頂區(qū)周邊的支護,以防冒頂區(qū)域擴大。2、被冒頂堵埋人員應盡可能躲入通風、支護相對較好的安全地點,并加強該處的支護。躲避人員應不斷敲擊幫壁、管子、軌道等,給救護人員發(fā)出求救信號。救護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最快的營救措施。3、營救冒頂區(qū)域的人員,必須先備好足夠的支護材料,保證營救人員的退路暢通,并設專人觀察檢查頂板、瓦斯等情況,然后由外向里逐棚進行修護,幫頂要腰嚴接實,以防事故范圍擴大。

14、 4、堵、埋人員被救出后,經簡單檢查后及時運送上井。,C、火災事故應變措施 1、任何人發(fā)現礦井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qū)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向礦井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的區(qū)、隊、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guī)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qū)中的人員撤離危險區(qū)域,并組織人員利用現場一切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2、礦井調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后,應立即通知相關領導和部門,迅速成立救災指揮部。值班礦

15、長在礦長、總工程師未到之前應立即會同救護隊、通風區(qū)長、機電科長等,根據具體情況組織搶救災區(qū)的人員和滅火工作。4、掘進工作面發(fā)生火災時,不得隨 意關閉局部通風機,防止因瓦斯積聚 而導致爆炸事故。3、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油脂類火災嚴禁用水來滅火。5、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及其它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情況,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

16、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6、當井下火災無法直接撲滅時,必須采取封閉火區(qū)的措施,由礦總工程師領導封閉火區(qū)的工作。,D、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變措施1、井下一旦發(fā)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事故地點或附近人員應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就近電話向礦井調度室匯報,要講清事故地點、類別、范圍、災害程度、發(fā)生原因等,并沿著規(guī)定的避災路線組織有序地撤離災區(qū)。2、調度值班員在接到井下事故電話后,立即按程序向礦井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救災指揮部迅速召集有關人員制

17、定切實有效的防止事故擴大和搶救的措施,并命令礦山救護隊和醫(yī)務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搶救。3、迅速組織撤出災區(qū)和受威脅區(qū)域人員,搶救遇難人員,組織礦山救護隊探明事故的地點、范圍和氣體成份,發(fā)現火源立即撲滅,并切斷災區(qū)電源,防止二次爆炸。4、在證實無二次爆炸可能時,應迅速修復被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排除煙霧,清理巷道,保證工作面區(qū)域內沼氣和一氧化碳等氣體濃度符合《規(guī)程》的要求。5、如果爆炸后,發(fā)現仍有明火、殘火或隱蔽火源時

18、,應按規(guī)定滅火,要求慎重處理,防止二次爆炸。,6、出現事故時,遇險人員應按下列原則撤退:(1)凡是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人員,應逆風流撤離事故地點,按規(guī)定路線上井。(2)凡是位于事故地點回風側人員,佩戴好自救器,順風流選擇最近路線或通過風門進入進風風流中去,按規(guī)定路線上井。(3)如果不能及時撤退或巷道受到破壞時,應立即戴好自救器,躲入附近的保險峒靜坐待救。(4)在爆炸波襲來時,可俯在水溝中,以免高溫氣流損傷呼吸系統(tǒng)。7、在整個搶救

19、過程中,必須專人嚴密監(jiān)測CH4、CO等有害氣體濃度和觀察風流的變化,防止煤塵飛揚,防止瓦煤爆炸和風流反向。 8、不得隨便改變?yōu)膮^(qū)通風系統(tǒng),需改變時必須由總工程師批準。,9、處理事故時,人員應注意事項:(1)采掘及其它單位工人必須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及安全措施要求的避災路線撤退。(2)在獨頭保險峒避難時,必須將礦燈或衣物等標記放在峒口,以便救護隊員及時發(fā)現搶救。(3)要保持頭腦清醒,切莫驚慌,行動要沉著,決策要果斷,判明性質、地點及范圍,

20、要注意自救器的口具、鼻夾不要脫落、以防中毒,迅速撤退和互救。10、主扇防爆設備必須齊全,并符合防爆要求,主扇被破壞后應啟動備用扇風機運轉,如果備用扇風機啟動不起來,應打開防爆門,利用自然風壓通風。11、掘進工作面發(fā)生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時,災區(qū)人員應立即戴好自救器,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采煤工作面發(fā)生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時,災區(qū)人員如果見到煙霧時,也必須戴好自救器,再按避災路線撤離。,E、其它事故受傷人員的處理與急救1、因

21、缺氧窒息或氣體中毒時,應立即將中毒人員移到新鮮風流中,清除口中雜物,解開腰帶、衣扣,進行人工呼吸,并注意中毒者的身體保暖,嚴重者請醫(yī)生進一步檢查處理。2、因擠壓、撞擊等而受到機械性外傷時,應將傷者抬到安全地點,流血者首先要包扎止血;發(fā)現骨折時進行臨時固定;對失去知覺或休克者要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請醫(yī)生診治并送醫(yī)院。3、對觸電人員,用不導電工具或切斷電源等使傷者盡快脫離電源,然后將傷者抬到新鮮風流中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4、發(fā)現溺水

22、人員時,盡快將溺水者從水中救出,轉送到較溫暖和空氣流通的地點,撬開嘴,清除口腔雜物,保持呼吸暢通,盡可能空出吸入的水;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上井后送醫(yī)院進一步診治。,(六)礦井救災組織及職責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明確事故匯報通知的方法、制定搶救方案、組織力量實施緊急救援、恢復。救災指揮、各級領導、各部門的救災職責,(七)避災路線避災路線:在井下發(fā)生事故時,受災區(qū)域的人員能夠迅速地撤離到安全地點的最佳路線。1、水災避災路線從低處

23、向高處撤離2、瓦斯煤塵爆炸、火災事故避災路線 盡快撤到進風大巷,直至升井。,(八)圖紙資料1、采掘工程平面圖;2、礦井通風系統(tǒng)圖和通風網路圖;3、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圖;4、礦井供電系統(tǒng)圖;5、井下通信系統(tǒng)圖;6、井下消防灑水、排水、注漿、瓦斯抽放和壓風管路系統(tǒng)圖; 7、避災路線圖; 8、井上、下對照圖;,(九)救災演習《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九條規(guī)定:“煤礦企業(yè)每年必須至少進行一次礦井救災演習。” 根據各自礦井的生產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