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旅游地理學的目的與學習要求,1、目的培養(yǎng)高級導游,使導游有即景解說能力,使導游說明與科學文化相結合。對景區(qū)景點分析、評價,從事旅游開發(fā)研究。承擔區(qū)域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2、要求認真參與到課堂。課外多看相關雜志,擴大了解范圍。,3.考核方式,平時 (30%) 考試 (70%),旅游地理學,,,,,,,,,100,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手機只跳舞不唱歌。,第一篇 旅游地理學緒論,第一節(jié) 旅游地理學研究對象第二節(jié) 旅
2、游地理學研究內容 第三節(jié) 旅游地理學與相關學科關系,一、什么是旅游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的產生基于地理學。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的分布規(guī)律和空間結構關系的科學。無論是古代或現(xiàn)代的旅游活動,都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展開的,其目的、距離、規(guī)模和效果無不受到空間條件即地理條件的制約,具有明顯的區(qū)域差異。,第一節(jié) 旅游地理學研究對象,“旅游幾乎沒有哪個方面與地理無關,地理也幾乎沒有那個部門無助于研究旅游現(xiàn)象
3、”——馬特勒,旅游現(xiàn)象是在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場合下發(fā)生的,它同地理學科有最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就由專門的地理學來研究旅游,這種地理學就是年輕的旅游地理學?!?——前蘇聯(lián)地理學家葉琳娜.阿穆布洛維奇,“旅游地理學研究旅游的空間分布,適合旅游和游憩目的的地區(qū)或區(qū)域的自然基礎,以及存在于旅游與旅游勝地和旅游地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
4、 ——德國學者20世紀60年代末,“旅游地理學是運用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類旅行游覽、休憩療養(yǎng),康樂消遣同地理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關規(guī)律的學科。 ——郭來喜,旅游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游與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之間關系的科學。,二、基本概念辨析閑暇(leisure)是指人們扣除謀生時間、睡眠時間、個人和家庭事務活動時間之外剩余的時間。,游憩(re
5、creation) 一般是指人們在閑暇時間所進行的各種活動。游憩可以恢復體力和精力,包含的范圍很廣,從在家看電視到外出度假都屬游憩。?游憩活動的主要特征:?從游憩活動參與中獲得的一種體驗;?游憩活動需要游憩者的認可;?游憩活動是自我獎勵,在活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樂趣;?游憩活動需要游憩者個人的自由選擇;?游憩活動發(fā)生在非強制性時間內。,,旅游(tourism),是在閑暇時間所從事的游憩活動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會
6、,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社會經濟現(xiàn)象。,?顯著特征:旅游者離開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暫地到一個目的地進行活動。同時,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種旅游接待設施,閑暇、游憩與旅游的關系:,?閑暇是發(fā)生在睡眠或工作后的自由時間,而游憩是在休閑中發(fā),生的活動,閑暇一般比游憩的概念更寬泛,游憩活動泛指人們在閑暇時間內根據個人意愿來打發(fā)和消磨時間的活動,游憩可以看作是閑暇的一部分。,?從詞源和語義學上看,閑暇偏時間含義,游憩偏閑暇時間中的,活動,旅游
7、則指以旅為手段達成的游憩活動。,?從空間范圍看,閑暇活動可以在住所進行,也可以住所以外的,地方進行,游憩(戶外)是一種離開自己住所的活動,而旅游是離開常住地到外地的一種活動。,?一般認為,三者的關系為閑暇包含游憩,游憩包含旅游。,三. 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旅游主體,旅游媒介,旅游客體,旅游系統(tǒng),旅游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旅游地理環(huán)境,即地理環(huán)境中與旅游活動有關的部分。,四、旅游地理學的特點,旅游地理學是一門適應大眾旅游活動
8、與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需求而產生的應用性邊緣科學應用性,地域性綜合性,地域性是旅游地理學的突出特點旅游地理學是處于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者之間的一門綜合性部門地理學,第二節(jié) 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一、旅游地理學研究內容,皮爾斯(perce,1989)認為: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下列6個方面:
9、 1.供給的空間模式; 2.需求的空間模式; 3.旅游地地理; 4.旅游流 ; 5.旅游影響; 6.旅游空間模型。,,郭來喜認為:,1.旅游
10、地起因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3.旅游資源的類型與地域組合、評價、開發(fā)利用論證4.旅游區(qū)劃5.旅游與環(huán)境的關系6.旅游與地方經濟的作用與影響7.適合不同對象的旅游線路組織與方案設計,從地理學的觀點來看,旅游是由三個主要的成分組成的,即旅游的客源地、旅游的目的地和聯(lián)系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的旅游通道這三個成分。三者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二、研究內容簡析,旅游規(guī)劃,產生條件,旅游者行為,旅游流,預測新興旅游,社區(qū)旅游,旅游容量
11、,旅游地理學研究內容簡析旅游地,旅游資源,旅游通道,旅游開發(fā)區(qū)域影響,,三、旅游地理學研究方法,1.實地考察法2.類比法3.地理圖表法4.現(xiàn)代研究方法,一、學科性質 旅游學和地理學兩種不同性質學科有機結合的產物,是綜合性邊緣學科和應用學科,以實用性為顯著特點。,第三節(jié) 旅游地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地理科學,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旅游地理學,
12、,地貌學,地質學,植物地理學,氣象氣候學,二、旅游地理學與其他學科關系1.與地理學的關系2.與旅游學的關系3.與其他學科關系:園林學、建筑學、經濟學、環(huán)境學、交通運輸學、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討論與思考題,1.試分析閑暇、游憩和旅游之間的關系。2.旅游地理學研究對象是什么?3.旅游地理學的基本研究內容有哪些?,第二篇 旅游地理學發(fā)展簡史,第一節(jié)國外旅游地理學發(fā)展史第二節(jié)中國旅游地理學發(fā)展史,第一節(jié)、國
13、外旅游地理學發(fā)展史,一、二戰(zhàn)之前大背景二戰(zhàn)之前,由于可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的“旅游”定義的缺乏,致使旅游地理學的理論研究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組團旅游(package tour)出現(xiàn)研究特點地理學者利用關于地理環(huán)境的知識來描述旅游勝地,或研究區(qū)域的旅游開發(fā),以及國內外的旅游流。但多是個別旅游地的研究,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將旅游作為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加以研究,涉及到旅游領域的地理學者也是個別的。對基本理論極少探索 。,研究內
14、容: ?。?)撰寫導游材料、旅行指南; ?。?)研究旅游開發(fā)用地,集中考慮旅游 活動場所和景物開發(fā)建設用地。,,,代表事件麥克默里(K.C.Mcmurry),1931年發(fā)表《游憩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被公認為旅游地理學的開世之作,二、20世紀60年代初-70年代,大背景世界經濟高度發(fā)展,旅游需求和供給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給學者和決策者提出了大量亟需解決的課題。大眾旅游出現(xiàn)研究特點各學科的研究人員從過去對旅游研究
15、的不屑一顧或羞羞答答,轉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代表事件加拿大在土地調查中提出的游憩資源評價系統(tǒng) 前蘇聯(lián)卡然斯卡樂等人進行自然綜合體旅游容量以及旅游負荷量穩(wěn)定性研究,大背景世界旅游業(yè)總體規(guī)模仍持續(xù)增長,但因世界經濟增長有較大的起伏,旅游需求的增長也相應減緩。 研究特點出現(xiàn)了規(guī)模不等的一些旅游咨詢公司側重于學術研究的旅游學者減少,忙于實際工作各種旅游地理學研究組織開始成立 代表事件皮爾斯(Pearce),《今日旅游: 地
16、理學分析(Tourism today : a geographical analysis)》肖(Show)威廉姆斯(Williams),《旅游學主要論題:地理學觀點(Critical issues in tourism: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三、20世紀70年代中期-90年代,國外旅游地理學主要學術刊物,《旅游研究紀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
17、sm management)》《旅行研究雜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閑暇研究雜志(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地學雜志(Geojournal)》《旅游地理學(Tourism geographies)》,國外旅游地理學主要學術刊物,《旅游研究紀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旅行
18、研究雜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閑暇研究雜志(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地學雜志(Geojournal)》《旅游地理學(Tourism geographies)》,旅游地理學的代表性著作,有英國地理學家羅賓遜的《旅游地理學》、原蘇聯(lián)地理學家科特梁羅夫的《休憩與旅游地理》,以及日本學者淺香幸雄和山村順次的《觀光地理學》等。另外如岡恩(c.Gunn)的《旅游規(guī)劃》、
19、皮爾斯(D.Pearce)的《旅游開發(fā)》、史密斯(stephen L.J.smith)的《游憩地理學》,五、進入21世紀后,旅游地理學者在理解旅游的空間性和游客行動上起了很大作用旅游規(guī)劃是地理學者在旅游研究中最具應用性的工作開發(fā)研究也是旅游地理學者多年的興趣,尤其是旅游與貧困關系探究,六、國外旅游地理的發(fā)展趨勢,將視野放到閑暇時間所從事的所有活動,重點是旅游活動。,理論與實用研究并舉。,從傳統(tǒng)的以資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為重,轉移到
20、以服務設施的空間經濟分析、旅游者的空間行為與旅游目的地的推銷、大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規(guī)劃、旅游對于區(qū)域自然、經濟和社會文化影響的過程與機制為研究主題。,參與多學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術手段的運用。,,,,,(一)古代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 古老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見諸于詩詞、歌賦、散文、游記等古代文獻之中。1、《詩經》2、《論語》3、《山海經》 4、《大唐西域記》5、《徐霞客游記》,第二節(jié)、國內旅游地理學發(fā)展史,,
21、(二)近代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張其昀,《浙江風景區(qū)之比較觀》,1934年任美鍔,《自然風景與地質構造》,1940年,1、理想主義階段(1978—1989年),時代背景:旅游地理學研究具有改革開放初理想主義色彩,,(三)現(xiàn)代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旅游地理學主要進展:1)自覺構建旅游學科體系和研究框架。2)關注國外理論前沿,反思自身不足。3)教書育人,提攜后生,傳播思想。4)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回饋社會。5)建立組織,加強合作
22、。,,2、現(xiàn)實主義階段(1990—1998年),時代背景: 在追求效率、追求利益的社會風氣下,旅游地理學研究走上了一條實用主義的道路。,,旅游地理學主要進展:1)旅游地理學家成為旅游規(guī)劃的主力軍。2)研究內容的實踐驅動明顯,學科本位意識下降。3)研究視野狹窄,對國際前沿關注度下降。4)研究規(guī)范性不夠,學術貢獻不足。5)建立組織,加強合作。,,3、理想主義的理想回歸于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階段
23、 (1999年至今),時代背景: 對旅游地理學的任務、性質、發(fā)展方向等問題進行深刻的思索,旅游地理學進入理想主義的理想回歸并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的階段。,,旅游地理學主要進展:1)重新顯示出對構建理論的重視。2)跨學科研究增多,研究領域獲得較大拓展。3)國際交流增多,研究規(guī)范得到重視。4)學科獲得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增強,對研究者吸引力加大。,,,中國旅游地理學發(fā)展的特點: 以區(qū)域旅游開發(fā)
24、為主先發(fā)展起來的 對旅游環(huán)境容量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旅游者行為和旅游流預測實例占有主體 研究的重要內容,,,,四、中國旅游地理發(fā)展趨勢,注重學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應用,內容將從資源、旅游開發(fā)的區(qū)域社會經濟條件擴展到資源市場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研究,方法上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并行發(fā)展,方式上提倡跨學科合作與研究,,,,,扶貧旅游:通過開發(fā)貧困地區(qū)豐富的旅游資源,興辦旅游經濟實體,使旅游業(yè)形成區(qū)域支柱產業(yè),實現(xiàn)貧困地區(qū)居民和地方財政雙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章和第二章復習
- 《劍術》(第一章和第二章)翻譯報告.pdf
- 第十章--旅游地理學
- 第一章--地理學與物流地理
- 旅游地理學
- 《翻譯研究基礎》(第一章和第二章)翻譯實踐報告.pdf
- 旅游地理第二章旅游資源大練習
- 機務第一章第二章
- 高二數(shù)學必修二第一章和第二章單元測試試題
- 第一章骨學 第二章關節(jié)學
-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測試題
- 《旅游地理學》作業(yè)答案
-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測試題
- 家畜營養(yǎng)代謝病(第一章、第二章)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 旅游地理學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間競爭
- 《旅游地理學》作業(yè)及答案
- 1636.高中地理教學難點突破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為例
- 旅游地理學復習題
- 《財產保險》第一章――第二章作業(y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