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b7_肖文娟-amf在中藥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MF在中藥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應用在中藥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應用肖文娟,楊光,陳美蘭,郭蘭萍,黃璐琦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摘要]借鑒AM在農林業(yè)研究方面的運用成果,我們來探討AM在藥用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中的應用。文章總結了藥用植物病害的類型、病害對植物的影響和生產中常用的預防治理方法。對于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病害造成的不良后果,AM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AMF與植物的關系、接種AMF的數量和時間及接種

2、AMF的環(huán)境因子等都會影響到AM在防治藥用植物病害中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實踐生產中要選擇適當的條件進行接種,使AM在防治藥用植物病害中發(fā)揮最大的有益作用。[關鍵詞關鍵詞]中藥材種植病害防治叢枝菌根真菌植物病害是指由于生物侵害和非生物因素的不良影響,植物生理、細胞、和組織結構上出現種種病理變化過程和呈現癥狀[1],可造成產量下降、質量損失、產生有毒代謝產物等不良后果。如貝母腐爛病,這是一種對貝母產區(qū)影響最大的病害,湖北產區(qū)損失一般達20%,

3、嚴重時可至80%,因病害嚴重許多藥農甚至放棄種植貝母[2]。而西洋參雖引種栽培成功,但病害一直是其生產的主要障礙,西洋參黑斑病常年的發(fā)病率是20%30%,北京地區(qū)嚴重的達到90%[3]。由于連作年限較長,病害管理不當,當歸麻口病田間發(fā)病率一般為84.9%,產量僅為6390kghm2[4]。而三七黑斑病能侵害三七的莖、葉、花等部位,受害嚴重的三七可減產90%以上[5]。在枸杞、芍藥、紅花、菊花、桑白皮等藥材的種植過程中,需要治理的病害達1

4、6種[6]。叢枝菌根(arbuscularmycrhizaAM)是球囊菌門(Glomeromycota)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植物根系與真菌的互惠共生體[7]。據估計,世界上高等植物95%以上的種是屬于具有菌根的科[8]。AM與宿主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根共生體,參與植物的許多生理代謝過程。不同植物對菌根真菌有不同程度的菌根依賴性[9]。AM能誘導植物根系形態(tài)發(fā)生明顯變化[10],最常見的結果是根系的高度分枝,進而導致根系更高級次根的形成[1

5、1]。AM還能導致根系分泌作用發(fā)生變化[12],因此可能會影響根際各種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近年來國內外在有關AM的資源調查、菌根的效用和機制、生態(tài)學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AM在維護植物健康、增強植物抗病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AM的研究成果的應用大多體現在農林牧業(yè)上,在藥用植物病害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在AM研究的基礎上,分析AM在藥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應用及利用AM時需要注意的問題。1中藥病害的類型

6、和防治中藥病害的類型和防治根據藥用植物致病因素的性質,一般將藥用植物病害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兩種類型。致病因素影響植物后,經過一定的病理程序,植物最后表現出來的病態(tài)特征叫做癥狀。癥狀由病狀和病征組成。病狀是植物與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種表現型。病征是植物感病部位病原物的營養(yǎng)體或繁殖體所表現的特征。通常觀察到的癥狀是源于寄主組織在細胞水平上大量受損變化的積累,很少有病害的癥狀是完全與眾不同的,因此很難通過癥狀的特點來毫不含糊地

7、確定某一特定病原物的存在。無論哪種檢測方法,可靠性是最重要的標準,檢測的結果是人們認識和治理病害的依據。[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0915[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2989),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9502026,2009ZX09301005,2009ZX09308002);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自主選題研究項目課題(ZZ20090302);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云南重點產業(yè)創(chuàng)新工程2008IF0254),國家中醫(yī)藥

8、管理局行業(yè)科研專項(201107009)[通信作者通信作者]黃璐琦,電話:01064011944email:glp01@和子代粒體的裝配等活動。病毒在被感染植物體內不斷增殖,引起植物許多生理過程的紊亂,破壞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最終表現出癥狀,病狀明顯而無病征,多數表現為變色、畸形,少數表現為壞死、腐爛[13]。1.2.1.4線蟲性病害植物病原線蟲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植物病害,如人參,川芎,羅漢果等50多種藥用植物受到根結線蟲的危害,地黃的

9、地黃胞囊線蟲等。植物病原線蟲一般都是專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植物細胞或組織內取食和繁殖,在植物體外就依靠它體內儲存的養(yǎng)分生活和休眠。定居性內寄生線蟲破壞藥用植物的根系并形成根結,影響藥物的產量和質量。線蟲除直接引起植物病害外,還能傳染許多其他病害,為其他病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條件,導致許多寄生性較弱病原菌的侵入和為害,成為土傳病害的先導和媒介。植物受線蟲危害后所表現的癥狀與一般植物病害癥狀相似,可表現出各種病害癥狀,地上部受害后表現的癥狀有頂芽和

10、花芽的壞死、莖葉的卷曲、組織的壞死、形成葉癭和種癭等;地下部受害后常呈現根壞死、短縮根、根結、根癭等癥狀[13]。1.2.1.5寄生性病害有些種子植物,由于本身缺少足夠的葉綠素,或某些器官退化不能自養(yǎng),需寄生在其他植物上面,危害寄主植物,這類植物主要分布在桑寄生科、旋花科和列當科。寄生性種子植物對寄主的影響主要是抑制其生長。全寄生植物的寄主一般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寄主植物被侵害后主要表現為生長勢衰弱,矮小黃化,嚴重時全株死亡。半寄生植物

11、的寄主一般是木本植物,寄主受害后在較長時間內無明顯癥狀,但當寄生植物數量很大時,就會明顯抑制寄主的生長,導致寄主植物提早落葉、發(fā)芽遲緩或頂枝枯死[13]。同時很多寄生性植物本身也是具有藥用價值,如菟絲子、桑寄生、列當等。1.2.2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由于中藥材用途的特殊性,栽培的藥用植物除要求一定的產量外,更注重藥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植物病害的早期診斷更加依賴于可視的技術檢測和病原物的鑒定,病害的綜合防治應該主要圍繞以下幾

12、個方面進行:消滅病害的來源;切斷病害的傳播途徑;提高藥用植物的抗病性、抗蟲性;控制田間環(huán)境條件,使其不利于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直接消滅病害,或給藥用植物進行治療[14]。在實際生產中主要用植物檢疫、農業(yè)防治、藥物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來控制和治理病害。植物檢疫是依據國家法規(guī),對植物及其產品進行檢驗處理、防治檢疫性有害生物通過人為傳播、出境并進一步擴散蔓延的一種植物保護措施。不管哪種病害都要進行嚴格的植物檢疫,這是一項重要的防治病害的預防性和保

13、護性措施。植物細菌性病害的防治重點是消滅侵染來源,許多植物病毒是通過種子、種苗和無性繁殖材料等攜帶傳播,植物線蟲病的遠距離傳播也是通過種子或苗木等。因此在引種、種苗調運過程中,都應進行必要的檢查,對危險性病蟲害的種苗,嚴禁輸出或調,以杜絕傳染源。農業(yè)防治是在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利用和改進耕作技術,調節(jié)病原物和寄主及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有利于植物生長、不利于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控制病害發(fā)生發(fā)展的方法。具體措施有:利用植物抗性,選育抗病品種等;

14、合理輪作和間作,深耕細作,改變田間種植模式,使環(huán)境有利于植物生長,不利于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發(fā)現通過改變田間栽培模式,給龍膽進行的遮陰處理,研究者分別以高桿玉米和遮陽網進行遮陰,發(fā)現都能降低龍膽病害的病情指數,推遲病害的發(fā)生時間[1618]。;除草、修剪病害枝葉和收獲后清理田園將病害殘枝和枯枝落葉進行燒毀或深埋處理等;調節(jié)藥用植物的播種期,使其病害的某個發(fā)育階段,避開病害大量侵染的危險期等;合理施肥以促進藥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增強其抗病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