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俗的升華——唐代張萱《搗練圖》的世俗勞作生活題材表現(xiàn)研究 I 論文題目:世俗的升華 ——唐代張萱《搗練圖》的世俗勞作生活題材表現(xiàn)研究 專 業(yè):美術學 碩 士 生:徐正欣 指導教師: 摘要 中國人物畫的發(fā)展經歷漫長的歷史階段,唐之前繪畫題材從早期的稚拙的裝飾圖案到宗教信仰思想影響下的現(xiàn)實生活場景再現(xiàn),再到說教色彩人物畫多種樣式,雖然在技法和畫面構圖方面逐漸成熟,但都未曾出現(xiàn)過畫家主觀表現(xiàn)勞動場景的主題性繪畫。一直到唐代出現(xiàn)了宮廷畫
2、家張萱的繪畫,關注社會勞動生活,繪制出《搗練圖》這一表現(xiàn)絲織勞動場面的主題性繪畫,開辟了中國人物畫表現(xiàn)勞動生活題材的先河,體現(xiàn)了他的藝術觀和對勞動者生存狀態(tài)的人文關懷。在畫面中將人物的勞作美化并賦予婦女高貴優(yōu)雅風姿,同時做了主觀地詩意氛圍的營造,將世俗勞動生活予以高妙的藝術升華。因此,我們現(xiàn)在賞析研究唐代著名畫家張萱《搗練圖》 ,在此方面的探析研究遠比簡單的技法研習更加具有學術價值。 本文通過唐代張萱繪制《搗練圖》中絲織勞作場景的題材表
3、現(xiàn)緣由,從對中國人物畫發(fā)展歷史的梳理, 中國畫發(fā)展背景、 唐代特殊社會環(huán)境和之前的繪畫對他的影響等不同角度出發(fā)分析來研究張萱《搗練圖》 ,通過對畫面的不同表現(xiàn)角度分析研究張萱如何對世俗勞動生活畫面進行藝術處理和格調升華及其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關 鍵 詞:張萱 搗練圖 世俗勞作 升華 繼承 發(fā)展 研究類型:理論研究 世俗的升華——唐代張萱《搗練圖》的世俗勞作生活題材表現(xiàn)研究 III 目錄 緒 論………………………………………
4、………………………………… (1) 1 唐代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的歷史文化背景 …………………………(2) 唐代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的唐代社會環(huán)境分析 ……………………(2) 1.1 唐代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的繪畫發(fā)展傳承分析 ……………(2) 1.2.1 唐代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之前繪畫發(fā)展歷史背景下的題材選擇 ……(2) 1.2.2 唐代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之前繪畫風格面貌 ……………………(4) 1.3 唐代工
5、筆畫的繁榮對唐張萱創(chuàng)作《搗練圖》的影響 ………(5) 2 唐代張萱《搗練圖》中世俗勞作生活題題材的藝術升華 …………(6) 2.1 唐代張萱《搗練圖》對世俗勞作生活表現(xiàn)的外部環(huán)境 ……(6) 2.2 唐代張萱《搗練圖》對世俗勞作生活題材藝術升華技法探析 (7) 2.2.1 絹本材質的運用 …………………………………………………(8) 2.2.2 橫向長卷的畫面形式 ……………………………………………(
6、8) 2.2.3 現(xiàn)實場景的取舍提煉 ……………………………………………(9) 2.2.4 布局的匠心獨運 …………………………………………………(9) 2.2.5 畫面的賦色 ………………………………………………………(10) 2.2.6 成熟的線條造型 …………………………………………………(11) 2.2.7 詩意氛圍的營造 …………………………………………………(11) 2.3 唐代張萱《搗練圖
7、》藝術與生活觀的展現(xiàn)與弘揚 ……………(13) 3 唐代張萱《搗練圖》對世俗勞動生活題材表現(xiàn)的啟示 ………………(13) 3.1 對后世人物畫表現(xiàn)的影響 ………………………………………(13) 3.1.1 對明清之前的人物畫表現(xiàn)的影響 …………………………………(14) 3.1.2 對近代以來的人物畫表現(xiàn)的影響 …………………………………(15) 3.2 對自身工筆人物畫的啟示和影響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俗務要名林所見唐代世俗生活研究
- 曼谷世俗生活的天堂
- 《俗務要名林》所見唐代世俗生活研究_617.pdf
- 佛教詞匯世俗化的表現(xiàn).pdf
- 晚明僧侶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學表現(xiàn)
- 佛教世俗化對唐代女性的影響研究.pdf
- 柳永詞的“世俗化”表現(xiàn)及其成因
- 超越世俗的呼喚
- 唐代佛教造像中的世俗化及其現(xiàn)代啟示.pdf
- 世俗的詩化和詩的世俗化——明代中葉吳中文人生活及詩文創(chuàng)作探究.pdf
- 提倡世俗化現(xiàn)代化生活
- 土耳其的宗教與世俗
- 柳永詞的“世俗化”表現(xiàn)及其成因_24039.pdf
- 耶穌受難圖的世俗化呈現(xiàn).pdf
- 《史記》“世俗之樂”研究.pdf
- 北朝世俗服飾研究.pdf
- 自我追求中的世俗認同
- 永圣域村宗教生活方式的世俗化變遷研究
- 法律的宗教化與法律的世俗化——印度法律的世俗化變革研究.pdf
- 世俗之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