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卒中是目前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腦卒中是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死亡率、高經濟負擔的“五高”疾病。在我國,腦卒中是位列第一的死亡原因。免疫炎癥在卒中的發(fā)生發(fā)展的病理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炎癥是機體對刺激做出的一種防御反應,在生物體內起重要作用。當受到刺激因子的刺激時,會誘發(fā)炎癥反應,從而修復組織,抵抗損傷。炎癥也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免疫系統(tǒng)紊亂。已經知道炎癥和免疫與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多種危險因素相關,包括高血
2、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房顫、吸煙所致的血管損害等等。更為有趣的是腦血管病的事件導致了損傷相關的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釋放,從而增強了先天免疫反應,最后導致腦損害和有關的神經功能的缺失。
目前公認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在有效的時間窗內盡早恢復腦灌注,如臨床上應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ecombinant tissueplasmino
3、gen activator,rTPA)進行超早期靜脈溶栓,臨床效果好,但是卻受治療時間窗、病人的一般情況及溶栓后容易并發(fā)出血等的各種并發(fā)癥的多種因素的制約,所以只有大約不到20%的病人能獲益,盡早恢復腦灌注在臨床的實際治療中存在困難。尋求有效的腦保護治療成為多年研究的重點。幾十年來大量的研究者專注于的細胞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使腦細胞在缺血缺氧應激后仍能保持細胞內穩(wěn)態(tài)的動態(tài)平衡,從而保護腦細胞不被破壞。實驗在動物體內均獲得很好的成效,但在
4、臨床轉化研究中卻均失敗。盡管如此,在國際卒中組織的努力下,卒中的病理發(fā)展過程方面的研究仍有很大的進步。
炎性小體(Inflammasomes)是一種多蛋白復合體,作為先天免疫的一部分可以在應激和感染等感受到外界信號刺激的情況下激活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從而產生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Caspase-1和IL-1β增強炎癥反應和細胞死亡,IL-1β在很多疾病包括腦缺血性損害
5、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機制尚未揭示。在卒中實驗中,隨著腦缺血的發(fā)生,IL-1β的表達增多,而且多個實驗證實,阻止IL-1β的產生具有腦保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的缺血性腦卒中血液和腦脊液中均可發(fā)現(xiàn)IL-1β的水平增高。在鼠模型中,腦缺血性損害后炎性小體相關蛋白水平增高,降低炎性小體相關蛋白水平可以減輕損害的程度。
受損的細胞,包括神經細胞可以釋放出三磷酸腺苷(ATP)、尿苷三磷酸(UTP),激活小膠質細胞或巨噬細胞上的離子通道P
6、2X7受體,從而導致炎癥因子前體的產生。Caspase1嵌合在大分子蛋白NLRP3上,在Caspase1的作用下,成熟的IL-1β、IL-18由其前體轉化而來。缺血損害以及細胞的死亡導致了DAMPs的形成。DAMPs包括高遷移率族蛋白1(HMGB1)、熱休克蛋白HSP60、Aβ等,可以作用于細胞表面的Tool樣受體(TLR),從而使炎性前體的基因表達增多。細胞因子的產生及補體的形成引起了白細胞浸潤的增加,擴大了腦的損害,這樣能產生更多的
7、DAMPs,進一步加重損害。同時由損害細胞釋放的抗原也激活T細胞介導的適應性的免疫。這些近期的發(fā)展使得需要再評估炎癥和免疫在卒中病理生理過程中的作用。
2009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發(fā)現(xiàn)了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帽端粒帽能保護染色體防止其融合、降解和重組等,為衰老和癌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哺乳動物的端粒由TTAGGG堿基對組成,這些堿基對從死亡的宿主細胞中釋放并且能減輕引起組織損害的炎癥反應。合成的寡核苷酸A151是由四個TTAGGG堿基對
8、結合在硫代磷酸酯骨架上構成。A151復制了端粒DNA調節(jié)炎癥反應的能力,包括調節(jié)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γ干擾素(IFNγ)、巨噬細胞炎癥蛋白2(MIP-2)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產生。A151作為一種的抗炎癥反應制劑,其治療潛能已經在關節(jié)炎、內毒素休克、刀豆蛋白A誘導的暴發(fā)性肝炎、眼部炎癥、狼瘡腎炎、動脈粥樣硬化和二氧化硅所致的肺部炎癥等動物模型中得到證實。至關重要的是,硫代磷酸寡核苷酸的的藥效學和安全
9、性已經在多個臨床試驗中得到證實。
A151對腦缺血后的炎癥免疫反應的影響以及對腦缺血是否具有保護作用目前尚無人研究,基于IL-1β在腦缺血性損害中的作用以及A151成功改進多種疾病炎性因子的基礎上,如果A151能減輕腦缺血后的炎癥免疫反應,并對腦缺血損害具有保護作用,將為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提供新的亮點。
腦缺血損害時,骨髓巨噬細胞和小膠質細胞是IL-1β的主要來源。腦缺血后,除了血管周圍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迅速滲入大
10、腦也成為巨噬細胞。所以本實驗選用骨髓巨噬細胞在細菌脂多糖(LPS)和糖氧剝奪(OGD)雙重處理來模擬腦內缺血缺氧狀態(tài)。
易卒中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HR-SP大鼠)生存期短,易發(fā)卒中,是研究腦卒中最為理想的動物模型。本實驗采用SHR-SP大鼠的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離斷手術模型進行研究。
本實驗所應用的A151及對照劑寡核苷酸C151(5'-TTCAAATTCAAATTCAAATTCAAA-3')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11、)生物制品評價和研究中心(CBER)提供。
目的:
1.體外部分:將骨髓巨噬細胞予以LPS和OGD的雙重協(xié)同處理,以求模擬腦內的缺血缺氧的環(huán)境,檢測A151在缺氧缺糖損害后的骨髓巨噬細胞的免疫炎癥反應中的作用,能否減少炎性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從而并減輕細胞的損害。
2.體內部分:應用SHR-SP大鼠的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離斷手術模型,將從動物的行為、組織、免疫、基因等水平分別來觀察A151對發(fā)生卒中后的SH
12、R-SP大鼠的炎性因子的影響以及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觀察其治療潛能,以求進一步的腦保護作用。
方法:
1.骨髓巨噬細胞的培養(yǎng),取SHR-SP大鼠的股骨脛骨,沖洗骨髓腔,將得到的細胞懸液進行培養(yǎng),并應用巨噬細胞特異性蛋白抗體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確定99%以上的細胞都是BMDM細胞。
2.應用A151、C151、LPS預處理骨髓巨噬細胞后,行OGD實驗,18小時后收取上清及細胞留用。一部分上清用于做酶聯(lián)免疫吸附
13、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一部分上清濃縮后測量蛋白濃度,和收集的裂解的細胞蛋白一起進行免疫印記實驗(Western blot)。
3.應用A151、C151、生理鹽水分別預處理SHR-SP大鼠,對大鼠行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離斷手術,術后48小時進行神經功能評分,處死大鼠,收集腦、脾、腎血液等組織留用。
4.收集的一部分大腦切片染色,應用Image J(NIH
14、,Bethesda,MD)軟件測量大鼠的腦梗死體積。
5.一部分腦組織提取RNA,做Real-time PCR,檢測腦中NLRP3、Aim2、NLRP4的mRNA的表達。
6.收集的血液進行抗凝處理,一部分進行血液化學物質檢測以及血細胞計數(shù),另一部分離心后收集血漿進行酶聯(lián)免疫檢測。
7.收集的一部分腦及脾組織裂解后測量蛋白濃度,做Western blot以及Elisa。
8.應用JC-1試劑盒觀察
15、線粒體膜電位。
結果;
1.A151能夠明顯減少細胞培養(yǎng)液上清中的IL-1β、IL-1α、IL-6、CINC1和TNFγ的水平,和對照組的ODN C151相比,C151只能減少IL-6、CINC1的水平,對其他因子沒有影響。A151能夠明顯提高缺血缺氧狀態(tài)下BMDM的存活率。這一結果也證實了其他研究者提出的A151在炎癥細胞因子的中的作用并沒有細胞毒性作用的說法。
2.通過蛋白免疫印跡法來進一步檢測A151
16、在IL-1β的成熟和表達中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A151可以減少用OGD處理后的BMDM的培養(yǎng)液上清中的成熟的IL-1β的表達。而且A151減少了成熟的caspasel和NLRP3以及iNOS的表達,但是A151對ASC,AIM2,NLRP1和NLRC4沒有影響。
3.線粒體功能障礙與NLRP3炎性小體的激活有關,本實驗通過JC-1試劑盒檢測發(fā)現(xiàn)A151能減輕線粒體膜的去極化從而減少細胞的死亡。
4.在實驗中應用永久性大腦
17、中動脈離斷手術模型研究A151的治療潛能作用發(fā)現(xiàn),與C151組和生理鹽水組相比較,術前三天,術前一天以及術后三小時腹腔注射A151組的腦梗死體積均顯著縮小,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提取術后48小時后SHR SP大鼠的腦組織的RNA,做Real-time PCR發(fā)現(xiàn)A151處理后的NLRP3的mRNA的表達明顯減少,而Aim2和NLRP4的mRNA的表達無明顯變化。
結論:
1.A151減少LPS和OGD處理后
18、的BMDM的死亡及炎性因子的釋放。
2.A151可以減少OGD和LPS的處理下的BMDM內的成熟的IL-1β和caspasel,并且能夠減少NLRP3 and iNOS的表達。
3.A151能減輕BMDM細胞的線粒體膜的去極化。
4.A151可以減輕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離斷手術的SHR-SP大鼠的腦的缺血性損害。
5.A151能減少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離斷手術的SHR-SP大鼠的腦內的NLRP3的mR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療
- 缺氧預處理在缺氧缺血性腦損傷中的保護作用.pdf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
- 褪黑素和電針在抗腦缺血性損傷中的作用.pdf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性腎損害的護理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亞低溫治療.pdf
- 羥丁酸鈉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害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pdf
- 151例中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分析.pdf
- 缺氧缺血性腦病課件
- 缺氧缺血性腦病yhm
- 缺血性卒中的抗栓治療
- qiuqiu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護理
-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療
- 缺氧培養(yǎng)EPCs移植對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作用.pdf
- Leptin在腦缺血性損傷中的神經保護作用和機制探討.pdf
- BMP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中的應用.pdf
- CHOP在急性缺血性腎損傷炎癥反應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胎兔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模型的建立及缺氧缺血時間探討.pdf
- EGFR參與電針防治腦缺血的機制及電針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pdf
-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后神經可塑性及其相關抑制因素的變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