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十年來,胃癌總體發(fā)生率有所下降,但胃癌的發(fā)生部位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來源于胃遠端部位(胃竇)胃癌的發(fā)生率明顯下降,而食管胃交界部位(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遠端食管腺癌和賁門腺癌的發(fā)生率呈明顯增高趨勢,此變化趨勢在西方國家尤為明顯。初步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居民胃癌的發(fā)生部位也出現(xiàn)類似的變化,從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北方太行山區(qū)居民賁門腺癌(gastric cardia
2、c adenocarcinoma,GCA)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漸增高的趨勢,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最近有研究提示,賁門腺癌在腫瘤的發(fā)生機制和生物學行為方面可能不同于非賁門部位的胃癌,為一種獨特的胃癌病理學亞型。Maeda等發(fā)現(xiàn)賁門腺癌淋巴結轉移率比遠端胃腺癌(gastric distal adenocarcinoma,GDA)高,且預后不良。從病因學角度Hp感染是遠端胃腺癌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在賁門腺癌發(fā)生中的作用卻存在很大爭議。因此,探討不
3、同部位胃癌在生物學行為、免疫表型和一些關鍵分子作用機制方面的可能差異,對進一步揭示胃癌發(fā)生部位變化的可能機制以及胃癌高發(fā)區(qū)居民胃癌的合理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腫瘤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zhàn)。細胞周期調控異常是惡性腫瘤形成的一個重要機制。P16INK4a和p14ARF為INK4a/ARF家族成員,二者作為細胞周期調控蛋白,作用于細胞中兩條最主要細胞周期調控通路Rb通路(p16rNK4a-Rb)和p53(p14ARF-p53)通路,在腫瘤
4、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p16INK4a和p14ARF表達失活可見于多種人類腫瘤中,比如:皮膚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淋巴瘤、結直腸癌等。胃腸道腫瘤中p16INK4a和p14ARF表達與腫瘤組織的分化程度、組織分型等密切相關。目前尚未見有關p161NK4a和p14ARF在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中表達的對比研究。細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s)和黏蛋白(Mucins,MUC)是確定胃腸道癌免疫表型特征常用的標
5、志物。角蛋白是上皮細胞中的骨架蛋白之一,是上皮細胞的特征性標志物,由分子量不同的角蛋白組成一個龐大的家族,依據上皮細胞類型的不同角蛋白譜不同,可依此確定腫瘤的病理組織學類型和分化方向。黏蛋白是分布于上皮細胞表面高度糖化、高分子量的糖蛋白,有MUC1、MUC2等多種類型,其中MUC2為分泌型黏蛋白,主要表達于腸杯狀細胞,為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表面標志物,與胃癌組織學類型密切相關。
為探討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在發(fā)生發(fā)展中存在的可能
6、差異,本研究中我們從四個方面對不同部位胃癌組織進行了對比研究。主要包括:1 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CKs和MUCs免疫表型的對比分析;2 p14ARF和p16XNK4a蛋白在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3 p14RF和p16INK4a基因在上述不同部位胃癌組織中缺失情況的對比分析;4 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p14ARF和p16INK4a基因甲基化的對比研究。本文擬通過探討不同部位胃癌之間存在的差異,揭示我國賁門腺癌發(fā)病率
7、升高的原因,為賁門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論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CKs和MUCs免疫表型的對比分析
目的:通過各種不同CKs和MUCs表達變化的對比分析,探討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在免疫表型方面的差異。方法:選取2006-2009年河北省磁縣縣醫(yī)院、贊皇縣醫(yī)院以及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手術切除胃癌組織標本共99例,其中賁門腺癌50例(腫瘤中心在Z線上1cm和下2c
8、m以內),遠端胃腺癌49例。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研究各種不同CKs分子(CK7、CK14、CK19和CK20)和MUCs(MUC1、MUC2和MUC5AC)在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中的表達情況,對比分析不同部位胃癌組織之間CKs、MUCs免疫表型差異性。
第二部分: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p14ARF和p16INK4a蛋白表達及其意義的對比研究
目的:比較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組織中p16INK4a和p14ARF
9、蛋白表達的差異。方法:重新選取賁門腺癌44例和遠端胃腺癌40例,同時取正常胃黏膜(同期胃癌手術切除的未受累的胃殘端)25例作為對照。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p1 6INK4a和p14ARF蛋白在不同部位胃癌中的表達情況。
第三部分: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p14ARF和p16INK4a基因缺失的比較
目的:比較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中p161NK4a和p14ARF 抑癌基因位點缺失。方法:選取賁門腺癌44例和遠
10、端胃腺癌40例,取正常胃黏膜(同期胃癌手術切除的未受累的胃殘端)1 5例作為對照。分別提取組織DNA,采用PCR方法檢測p1 6INK4a(E1α和E2外顯子)和p14ARF外顯子(E1β和E2外顯子)的缺失情況。
第四部分: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p16INK4a和p14ARF基因甲基化的對比研究
目的:比較不同部位胃癌中p16INK4a和p14ARF基因CpG島甲基化情況,分析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中p16I
11、NK4a和p14ARF失活的機制。方法:本實驗采用甲基化特異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對52例賁門腺癌、39例遠端胃腺癌以及1 5例正常胃黏膜組織中p16INK4a和p14ARF甲基化水平進行檢測;同時提取10例賁門腺癌和8例遠端胃腺癌新鮮組織總RNA,運用Real-time PCR方法檢測胃癌組織中p16INK4a和p14ARF mRNA的表達。
結論:1.賁門腺癌組織中CK14表
12、達明顯高于遠端胃腺癌,而MUC2表達明顯低于遠端胃腺癌組織,提示賁門腺癌可能在組織分型及組織學來源方面與遠端胃腺癌有所不同。2.賁門腺癌組織中p14ARF和p16INK4a蛋白的表達均明顯低于遠端胃腺癌組織,且p14ARF的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而在遠端胃腺癌中其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均無明顯相關。因此,賁門腺癌與遠端胃腺癌組織中抑癌基因p14ARF和p16INK4a在蛋白水平上的表達及其意義均存在差異。3.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組織p15INK4b、CyclinD1、CDK4表達的對比研究.pdf
- 人肝癌p16INK4a、p15INK4b基因突變及其肝癌惡性表型逆轉的研究.pdf
- p16INK4a基因甲基化及p16INK4a、p14ARF、Survivin、PTEN與喉鱗狀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性研究.pdf
- 幽門螺桿菌、EBV與賁門腺癌和遠端胃腺癌的關系.pdf
- 宮頸腺癌組織中TERC基因擴增與p16ink4A和Ki-67表達的相關性研究.pdf
- 宮頸癌變過程中p16INK4a和p14ARF的表達及意義.pdf
- ERK1-2、P16INK4a、P-gp的表達與宮頸腺癌耐藥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pdf
- p16ink4a在宮頸病變細胞中的表達和意義.pdf
-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增殖和定向分化能力與p16ink4a基因表達的關系.pdf
- p16INK4a在宮頸病變及病變旁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p16INK4a在特發(fā)性膜性腎病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食管胃交界腺癌和遠端胃腺癌中HER2及RKIP影響ERK表達的對比研究.pdf
- P16INK4A的表達、P16基因甲基化水平與高危型HPV感染在宮頸病變中的相關性研究.pdf
- p16INK4a、Rb和hTERC在宮頸病變中的改變及其與HPV感染關系的研究.pdf
- P16INK4A及KI67在子宮頸鱗癌發(fā)病中的意義研究.pdf
- p16ink4a缺失小鼠縫線誘導角膜新生血管的特征及其機制研究.pdf
- MIF,p16INK4a在HPV(+)的異常TCT宮頸脫落細胞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p16INK4a、FGF-2和D2-40與宮頸癌浸潤轉移的關系.pdf
- 子宮頸病變中Brn-3a和p16INK4A的表達及與HPV感染相關性研究.pdf
- 慢病毒載體構建P16ink4a基因介導人骨骼肌成肌細胞線粒體凋亡.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