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盡管發(fā)達國家子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但發(fā)展中國家下降趨勢卻不明顯,仍足威脅婦女身體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其生物學行為主要是淋巴轉移和直接蔓延,即使非常早期的子宮頸癌也可發(fā)生淋巴轉移.淋巴轉移不僅是其獨立的預后因素,而且還是制定其治療方案的主要參考依據(jù),而治療前盆腔淋巴轉移狀態(tài)的評估目前尚無理想的手段,這已成為婦科腫瘤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之一.綜合文獻報道與早期子宮頸癌盆腔淋巴轉移相關的臨床病理因素有臨床分期、腫塊大小、血清鱗狀
2、細胞癌抗原水平、組織學類型、腫瘤細胞分化、間質浸潤深度和脈管癌栓等,但各家文獻報道結果尚不統(tǒng)一,而且部分高危因素術前難于得到,故根據(jù)臨床病理特征來預測子宮頸癌患者淋巴轉移狀態(tài)尚有困.前哨淋巴結(sentinellymph node,SLN)活檢術(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以預測早期子宮頸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結受侵狀態(tài),顯示了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但由于研究時間短、對研究病例仍需長期隨診,存在假陰性和需
3、要良好的檢測方法、高水平的手術和病理檢查技術等限制了其臨床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迄今為止,治療前淋巴轉移的預測主要手段目前仍是影像學檢查.由于CT和MRI只能檢測直徑lcm以上的淋巴結,且難于區(qū)別淋巴結轉移灶和壞死灶及疤痕,因此其敏感性較差.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positron emi ssiontomography,PET ) 采用18 - 氟脫氧葡萄糖(flluorine-18-fluoro-2-deoxy-D-ghloose
4、,FDG)作為示蹤劑,已廣泛應用于婦科惡性腫瘤的成像,盡管多數(shù)研究顯示FDG-PET判斷子宮頸癌后腹膜淋巴轉移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明顯高于 CT 和MRI,但其仍可漏診盆腔微小轉移性淋巴病灶,同時部分患者的治療因FDG-PET的結果而受到影響.腫瘤轉移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種基因參與調節(jié)的一個多步驟、多因素的極其復雜的過程,通過腫瘤轉移相關基因的過度表達以及一系列基因產(chǎn)物的參與,對腫瘤轉移整個過程進行調控.基因芯片技術可同時對大量基因的表
5、達、突變和多態(tài)性進行快速、準確的檢測,從而達到高效篩選差異表達基因的目的.基因芯片技術為研究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基因開關及表達程度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利用它,可隨時獲取腫瘤細胞生長各期與腫瘤生長相關基因的表達模式.基因芯片技術在腫瘤研究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可為腫瘤的分了病理診斷、臨床腫瘤預后的判斷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理論指導.2001年Hippo首次利用不同轉移潛能的胃癌細胞系,分析全基因表達,顯示其中的差異,發(fā)現(xiàn)12個基因表達上
6、調,20個基因表達下調,為腫瘤轉移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隨后陸續(xù)報道了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分析伴與不伴淋巴結轉移膽管癌、肝癌、口腔癌、胰腺癌、結腸直腸癌、肺癌等多種組織差異表達基因的研究.我困香港和新疆學者等利用基兇芯片技術對子宮頸癌組織中差異表達基因與其發(fā)生發(fā)展進行了研究.有關利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子宮頸癌淋巴轉移相關基因的文獻報道只有一篇,挪威學者 Lyng 利用基凼芯片技術篩選了子宮頸癌淋巴轉移相關基因,共篩選出31條差異表達基因,但其研
7、究對象包括了晚期的子宮頸癌. 本研究首先擬通過對手術治療的 IB~IIA 期子宮頸鱗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治療前血清SCC-Ag水平和相關出凝血檢驗指標與盆腔淋巴轉移的關系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旨在探索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的臨床高危因素.然后擬利用基因芯片技術,以臨床切除的早期子宮頸鱗癌標木為研究對象,篩選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相關基因,對表達差異的基因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同時利用實時熒光定量RT-PCR及west
8、ern blot技術檢測了30例早期子宮頸鱗癌組織中部分篩選出的、與盆腔淋巴轉移相關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達,進一步明確這些基因與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的關系.為進一步探索正確預測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狀態(tài)的腫瘤分子標志物奠定實驗依據(jù). 第一部分 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 研究目的:探討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的臨床高危因素. 材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了2004年2月~2007年1月
9、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治療、資料完整的135例ⅠB~ⅡA子宮頸鱗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和術前3天內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數(shù)量和血紅蛋白水平,選擇10個非重復的特征性因素,包括患者年齡、臨床期別、腫瘤直徑、病理分化程度、深肌層浸潤、脈管瘤栓、治療前血清SCC-Ag水平,以及治療前血小板數(shù)景、血漿纖維蛋白原和血紅蛋白水平與盆腔淋
10、巴轉移關系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結論:癌組織中脈管癌栓陽性和手術前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是早期子宮頸鱗癌患者盆腔淋巴轉移的獨立相關因素. 第二部分: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相關基因表達譜分析 研究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分析伴與不伴盆腔淋巴轉移早期子宮頸鱗癌組織中差異表達基因. 材料與方法:應用包含代表人類全基因組47,000個轉錄本、代表了38,500個明晰的人類基因的Affymetrix U133
11、plus 2.0基因表達譜芯片,對4例I B1期子宮頸鱗癌和2例正常子宮頸組織進行基囚表達譜分析,比較組織問差異表達基因. 結論:早期子宮頸鱗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是多基因作用的綜合結果,基因芯片技術是一項可用于篩選預測盆腔淋巴轉移相關基岡的有效方法. 第三部分:早期子宮頸鱗癌中VSNL1、VCAM1、autotaxin、septin 11的表達及與盆腔淋巴轉移的關系 研究目的:檢驗經(jīng)基因芯片篩選出的部分基因與早期子宮
12、頸鱗癌盆腔淋巴轉移的關系. 材料和方法:選擇經(jīng)基因芯片篩選出的 4 個表達差異基因 VCAM1、VSNL、autotaxin、septin 11,采用實時熒光定量RT-PCR 及 westerrn blot 驗證其在正常子宮頸組織、無轉移和轉移早期子宮頸鱗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 結論:1.VCAM1在有淋巴結轉移的早期子宮頸鱗癌組織中表達顯著上調,提示VCAM1在促進早期子宮頸鱗癌發(fā)生盆腔淋巴轉移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2.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早期宮頸鱗癌盆腔淋巴結微轉移的探討.pdf
- 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分析.pdf
- 早期子宮頸癌宮旁組織轉移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ⅠB及ⅡA期子宮頸鱗癌患者預后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早期宮頸鱗癌淋巴結轉移機理的研究.pdf
- Ⅱa2期子宮頸鱗癌44例臨床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pdf
- VEGF-C、D-Flt-4與早期子宮頸癌淋巴轉移關系的研究.pdf
- 子宮頸癌患者血清、盆腔淋巴結HPV檢測及其相關性探討.pdf
- Ⅰ-ⅡB期子宮頸腺癌預后相關因素分析.pdf
- 子宮頸支持韌帶內淋巴組織分布的研究.pdf
- CD151在子宮頸鱗癌中的表達及其相關機制研究.pdf
- 早期宮頸鱗癌淋巴結轉移相關EST的篩選及全長cDNA的克隆、驗證.pdf
- 老年子宮頸高危型HPV感染與子宮頸病變的相關性分析.pdf
- I型子宮內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分析.pdf
- 早期子宮頸癌前哨淋巴結檢測的臨床意義.pdf
- TAFI在盆腔淋巴結轉移與無轉移的宮頸鱗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腫瘤轉移相關蛋白表達與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相關性的研究.pdf
- 子宮頸攝片在篩查子宮頸HPV感染和子宮頸癌前病變中的作用.pdf
- 早期宮頸癌盆腔淋巴結微轉移檢測和臨床意義.pdf
- 早期宮頸鱗癌相關預后因子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